◆“安全、法治、文明,紧扣主题实施感化教育,理性、平和、规范,不断完善服务诉讼理念。”多年来,莘县看守所以争创“人民满意政法单位”为目标,全体干警夯实工作基础,创新监管机制,先后荣获“全省公安机关优秀基层单位”、“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2015年以来,莘县看守所连续3年被公安部评定为“全国一级看守所”、荣立集体三等功5次、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一等功1次。不但安全文明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还让更多的被监管对象沐浴在法治文明的阳光下,重新点燃了对新生活的希望。
□本报记者肖会
本报通讯员李江涛
打造政治过硬的监管队伍
“思想坚定、政治过硬、业务精通、服务一流”是莘县看守所多年秉承的建设宗旨。为了打造一流的监管队伍,莘县看守所不断加强干警的政治思想教育,利用每周一例会时间组织民警学习全国各地看守所发生的事故通报或民警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法制教育和形势教育培训。
2016年以来,莘县看守所紧抓“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契机,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警从内心挖掘思想认识,并将学习成果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制定出相应的工作标准,有效树立了民警“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带动了干警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根本转变,为看守所的正规化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
同时,莘县看守所还加大窗口建设意识,通过警务公开、公布办公电话、设置意见箱、张贴办事程序等方式,畅通信息渠道,架起为群众服务的桥梁,热情解答来访群众的疑难问题。3年来组织民警进行业务技能培训12次、接待在押人员亲属及社会各界群众来看守所咨询事宜260多人次、受理咨询电话300多次,让办事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以人本警务为特色
莘县看守所曾收押一未成年在押人员于某,他是莘县实验高中高三学生,因琐事将同学王某打成轻伤,被莘县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看守所的相关同志高度重视,积极出面帮助调解,受害学生家长被看守所民警的真情所感动,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在当年的夏季高考中,于某顺利被大学录取。
多年来,莘县看守所结合岗位特点,以人本警务为特色,精心设计了被监管人员心理咨询师、行为艺术室和被监管人员活动室等“三室一廊一院建设”;还将莘县当地的优秀名胜古迹,纯朴的民族风情,完善的社会保障以及近年来莘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制作成图片张贴到每个监所,潜移默化地激发起被监管人的家乡情结和家庭情结,对被监管对象的心灵转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组织在押人员在监室内开设“学习园地”,以精心装裱的书画作品装点监区,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教育氛围。
构建法律普及教育基地
为了深入贯彻“依法治国”理念,莘县看守所延伸职能,采取多方式、多渠道打造全市一流的普法教育基地。他们联合莘县县委宣传部、团县委、机关工委以及学校,组织青少年学生到看守所进行法制教育,同时,与在押未成年犯罪人员进行教育互动,起到了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教育转化的效果。组织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社会各界到看守所开展预防职务违法犯罪警示教育和社会帮教活动,警示教育基地建立以来,先后接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到看守所开展警示教育26次1000多人次,收到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连心结对,感动你我”。莘县看守所积极组织监管民警开展教育学习、走访调研、帮扶困难群众活动。同时,与生活困难的在押人员家庭结对子,上门走访慰问被监管对象的家属,建立了由民警自发捐款的贫困群众帮扶基金,建立贫困在押人员家庭帮扶档案,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帮扶特困在押人员家庭和农村鳏寡孤独老人,积极协调当地党委政府为贫困群众和在押人员家庭办理了低保,并帮助其未成年子女重新返校上学。
3年来,看守所组织民警走访村庄60余个,走访群众2000余人,帮扶贫困户12户,捐助帮扶资金达3万余元。
(应当事人请求,本文涉案人均为化名)
新闻推荐
早报讯 昨天,记者从市车管所得知,今年上半年已经有5000多名满分司机到交警部门接受“回炉”教育,其中一半是因为超速行驶被记满12分。另悉,备受关注的市车管所3D电影院已经建成,有望今年8月份启用。昨...
莘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