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在莘县同享蔬菜专业合作社内,贫困户钱桂兰拉着燕塔街道办事处扶贫工作人员的手说:“若不是你们,我连个买菜的钱都没有,谢谢关心俺的领导为俺找了个活干,我现在一个月也能挣个2000元左右的了。”
钱桂兰是燕塔街道肖屯村人,丈夫崔恩江多年生病,无劳动能力,钱桂兰由于年龄大也找不到工作,无经济来源,像钱桂兰这样的贫困户在合作社干活的有123户。近年来,该街道党委政府将重心转移到产业扶贫上来,以“政府搭台,合作社唱戏”为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合作社+贫困户”扶贫工作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个特殊的扶贫合作社是专门为年龄偏大无技术的贫困户设立的。”燕塔扶贫办主任李义政说,2017年政府出台了新政策,其中一项就是成立扶贫合作社,按照就近安排的原则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安置到合作社上班。“产业扶贫,需要多方联动,解决政府一头热问题”。该街道党委书记郭彬在谈到产业扶贫时强调,在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中,要积极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经济组织的市场服务功能,才能使农村产业发展得更长远。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于伯平本报通讯员王运兰“又到了领分红的时候了,这两天就把钱都发下去。”4月11日,莘县燕塔街道扶贫办公室内人来人往,由该办事处组织的企业扶贫今年第一次分红正在发放...
莘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