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真没想到,以往在电视上看到的月嫂,现在竟然走进我的生活”。日前,来自古城镇的张发菊在填写“月嫂”就业扶贫技能培训表格时,深有感触地说。为了进一步帮助该镇贫困户就业,古城镇举办了第一届“月嫂”培训班,全镇32名满足条件的女性报名。据介绍,通过培训的成员将会获得县劳动保障部门签发的就业合格证,并推荐适合她们的工作。
张发菊是古城镇东庄村墩吴村民组村民,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一人。她和老公育有两个孩子,夫妻双方的腿部都有些残疾。“两个孩子都在读书,我一直在家带孩子,经济压力大。”前些天,她得知镇里要开办“月嫂”培训班,便决定去学一技之长。
据介绍,为了拓宽该镇贫困户的就业渠道,古城镇举办了第一届“月嫂”培训班。只要年龄在16-53周岁以内的女性,且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可自愿报名参加。古城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王德建告诉记者,培训班为期11天,共120个课时。从开班的情况来看,共有32名合适的学员报名参加。为了省去学员往返家与“学校”的时间,古城镇为学员们免费提供午餐,还补贴每人每天50元的务工费。
来给学员上课的老师是金牌月嫂潘金花,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我主要给大家介绍母婴护理技术。”潘金花说,对于初级学员来说,她们要掌握的知识可不少;新生儿洗澡、产妇的护理、产妇及新生儿的卫生清洁……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场还准备了不少布娃娃,帮助学员消化知识,并进行实际的操作。在潘金花看来,学员们虽然以前的知识储备不多,但通过认真学习,都能获得一技之长。
据悉,课程结束后通过培训的学员可以获得县劳动保障部门签发的就业合格证。“我们联系有办学资质的月嫂培训机构,通过机构为合格的有就业意愿的学员推荐工作。”王德建说。
从他们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月嫂的市场比较紧俏,初级月嫂的工资也能拿到4000元左右。不过,潘金花也认为虽然工资收入很可观,但是月嫂也很辛苦,连续26天工作,每天要坚守24小时。所以在月嫂入户前,潘金花都会叮嘱月嫂,要遵守月嫂的职业道德,不怕辛劳。王德建称如果第一届培训班的效果不错,镇里还会继续开展培训班,让这项高收入的工作给更多的贫困户带去希望。
晨报记者 陈家静 通讯员 高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针对小麦已经进入灌浆期,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发生蚜虫、条锈病等病虫害情况,莘县古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取得显著成效。该镇组织各包村...
莘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莘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