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在精神卫生事业改革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和贡献,该院被确定为本次大会的主办方。近年来,聊城市第四人民院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持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传统文化经典中汲取厚德向善的力量,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和传播当代价值,以德沐浴四院内外,以善滋润患者心灵,使之内化为职工的精神追求,外化职工的自觉行动,为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道德根基。
□本报记者 周长才
本报通讯员 王长新 翟 晖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鲁西北地区唯一一家以防治精神病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已由单一精神病专科发展成为以精神科、心理科为龙头,以神经、内外、中医、妇科、急诊、老年康复、老年医养、心身健康管理中心等多学科并存的“强专科优综合”医院。医院建有莘县分院、聊城监狱分院及鲁西脑病医院三所分院,聊城市祥鹤医养中心、聊城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挂靠在该院。该院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花园式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十大百姓放心医院”“全国十大惠民诚信医院”“全省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全省职工最满意医保定点医院”“省首批优质和谐平安医院”“省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优秀示范医院”“省‘四德\’工程建设示范点”“山东省医院文化建设典范单位”“市首届网民满意十佳窗口单位”等二十多项荣誉称号。
回首以德治院的发展路,该院从八年前的资不抵债、2000万元外债、入不敷出到目前资产逾亿元;从八年前8个病区不足300张开放床位到目前设置29个病区1700余张病床;业务收入从八年前1800万元的到目前的2.7亿元;从八年前没有一位高学历人员到目前拥有26位硕士、2位博士的人才队伍;从八年前职工收入排名全市最低到目前前三位;医院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业务服务的数量增加了十倍,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走出了一条艰难却又不失精彩的发展之路,打造出鲁西北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品牌医院。
崇德润德,以德兴院。三个“让”,植入道德文化基因,使之像血液一样渗透全身,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就是德,既有国家、地方、社会、单位之德,又有家庭和个人之德。为形成“崇德、厚德、树德、行德、弘德、明德”之风,该院将道德文化固化到物、美化到景,举手投足间,员工和患者的心灵都时刻被浓浓的文化所塑造、浸润,这成为员工和患者共同的精神支柱、价值观念和医院的外在形象。
让每面墙壁“说话”。为让每面墙壁都“说话”,真正起到熏陶教育作用,该院围绕“厚德至善、博学求精”的院训,专门召开会议,就其主题、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部署,在传承医院优秀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努力培植医院文化核心价值。该院所有的建筑群都有一个富含传统文化元素的称谓:明德楼、厚德楼、仁德楼、慈德楼、善德楼、弘德楼;300多块含有医院办院理念、医院宗旨、医院价值观、服务理念、职业道德等个性独特的标识文化图板,分类别、分场所、科学合理地装帧摆放在每一块墙壁上,营造了“时时处处是教育、点点滴滴皆学问”的医院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医患心中。
让各个角落育人。为让医患举手投足间都能感受文化的浸染,医院内的凉亭也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修心廊、怡心亭……养心园里镌刻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端”图幅;楼梯、电梯门、走廊及病房内的每一面墙壁,张贴着古今文人、名人的励志图文及二十四孝图;凡员工和患者视线所能触及到的地方,都设置有温馨提示和警示标语,电梯旁有“把电梯让给病人,把方便留给患者”的要求,楼尽头也有“关爱自己,做一个健康的你”的标语。楼上楼下“德乃做人之本,廉是从医之道”“德高为范、医高为师、学高为尊”……道德教育无处不在,市四院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启迪着思想的火花。
让每个空间“凝心”。为让每个空间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医院开办了“中国心理健康网”“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官网”;设立了“聊城市心理卫生协会”“四院中流砥柱”“党旗飘扬在四院”三个微信平台;编印《健康之友》院报,开通博客。打造网络交流、答疑平台;开设心理咨询、心理干预热线,接听求助者的心声,帮助有心理问题的人及时走出心理困境;开设健康宣教讲座、医改政策、专家热线、疾病防控、医药常识等医疗卫生专栏,与媒体合作开办公益性栏目,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大众幸福指数;连景观音箱都播放着古诗文和古典音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相融合为一体,成为医院文化的一道独特景观。
立德修德,以人为本。三个“充分”,用创新务实方法强化个人品德建设,让员工砥砺前行、携手共勉,实现人生追求和价值
“先莫先于修德”“诚以德胜于才,终不失为君子;才胜于德,或竟流为小人。”这两句话道出了做人做事必须修德以及个人德行品质的重要性。为此,医院对人才考量的重要标准,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断强化每个员工的道德修养,凝心聚力筑起个人品德高地,让员工砥砺奋进、携手共勉,实现人生追求和价值,为建设和谐医院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对员工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熏陶、纠错与提升。该院从细节入手,在“道德讲堂”设立“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两排屏风,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以“道德讲堂”为思想建设平台,践行“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传播普通人的道德故事。该院每个培训班的开班典礼上,第一课都会培训传统文化,勉励大家日行一善,做到上善若水、与人为善、止于至善;把“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的道理传授给员工。教导员工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让员工牢固树立“对上以敬,对下以慈, (下转A6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自莘县启动***核查工作以来,张鲁回族镇抓好“早”“足”“实”“统”四个字,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开展工作,抢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主动权。开展工作突出“早”字。...
莘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莘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