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 临清新闻 阳谷新闻 莘县新闻 茌平新闻 东阿新闻 冠县新闻 高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聊城市 > 莘县新闻 > 正文

喜迎十九大 空中看变化精彩新聊城 河湖秀美篇

来源:聊城日报 2017-09-17 17:03   https://www.yybnet.net/

编者按

俯瞰水城,这座你所熟悉的城市,是否又一次惊艳到你?

飞升至城市上空,语言仿佛失去重量,无法描摹出眼前美景。河湖秀美、诗情画意;蓝天白云、草绿水碧;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高空之上,我们既感慨于“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无懈“颜值",也深深感受到聊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不断跳动的强劲“脉搏"。

这些令人惊艳的变化,是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攻坚克难的结果,也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拼搏的结果。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作风引领、团结实干、争先进位、科学发展"的工作总要求,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疾步前行!

金秋时节,党的十九大将于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喜讯传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欢欣鼓舞。为全面展现聊城五年发展的亮点工作,向党的十九大献礼,本报自今日起陆续刊发“空中看变化·精彩新聊城"喜迎十九大系列特稿,以无人机航拍的方式,以不同的视角、全新的形式,从河湖秀美、作风引领、供给侧改革、宜居宜业、绿色发展、开放融合六个方面,品味一个个令人惊叹与欣慰的画面!

空中看聊城,最美的就是那一片片水域。

一方6.3平方公里的水域,波光粼粼,秀美的宋代古城安卧其中,古运河如玉带蜿蜒而过;

一条两岸各长17公里的滨河大道,草木葱茏,白鹭翩飞,成为纵贯城市南北的新轴线;

一幅精心描绘的“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独特画卷,在鲁西大地上尽情铺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聊城“全域水城"建设步伐加快,“湖湖相映、湖河相连、水系相通"的大水城空间格局正在构建,“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品牌越擦越亮……在这里,处处碧水为城市的美好愿景注入灵魂,为群众的幸福生活增光添彩!

水,是这座城的灵魂。

“舟楫如云,帆樯蔽日",这是昔日的聊城。挽着奔流不息的黄河,千年大运河穿城而过,聊城伴水而生,因水而名,京杭运河漕运之兴带来400年盛景。

“疏朗柳荫间,一湾浅不及膝的涓流在干涸的河床上缓缓流淌,仿佛在叹息青春不再的无奈。"21年前的7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登出《天下不敢小聊城》,叹惋京杭运河聊城段的衰落,期望聊城抢抓京九铁路通车机遇乘势而上。文章不曾预测到,今日之聊城,执着地寻回“以水兴城"的初心,“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名号越发响亮!

“我们再不搞好运河保护和开发,就愧对历史、愧对人民。"2015年8月7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景颜在运河文化旅游开发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话语掷地有声。“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城市定位一经提出,打造运河旅游文化产业隆起带,提升改造东昌湖、徒骇河等城市亮点的日程便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2017年2月13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全域水城"的规划概念首次面世,迅速引爆了会场内外,600多万聊城人为之振奋。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军继表示,“这将是聊城市今后人文生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方向,未来的聊城将树立‘全域水城’和‘大水城’理念,进一步加强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引导城市文脉与水脉的有机融合,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江北水城’,增强城市软实力。"

击桨于东昌湖上,湖似明珠,河如玉带,潋滟波光中,一幅河湖相连、水系相通的全域水城长卷徐徐展开……全市流域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3条,建成区内水域面积达三分之一——在这里,纵横交错的水脉构筑成聊城的血脉和骨架,水上古城的灵魂支撑起了现代化都市的躯干。茌平金牛湖风景区面积达6.22平方公里;莘县徒骇河湿地公园全长6公里……聊城“大水城"的格局正在形成。

如今,以运河开发为主轴、河湖水系相连、森林湿地相融合的全域水生态体系,在水城大地上拉开了框架!

聊城,因水而兴,因水而灵。

巍峨古朴的城墙下,人们泛舟东昌湖上;初秋时节的徒骇河,展露出静谧之美,徜徉在河边步道休闲健身的人们,充分享受宜居城市带来的美好生活……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的这五年,聊城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做大做活“水"的文章。

立足于“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定位,市委、市政府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把河湖、森林、湿地、田园等建设成一个整体的、高品质的生态系统,打造中国北方独一无二的全域水城。

——2015年10月,市委、市政府组织规划组展开了《京杭运河聊城段旅游发展及水生态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挺起大运河这一聊城旅游业发展的“脊梁"。

——投资2.5亿元的东昌湖景观提升工程动工,预计年底前完工。东昌湖景区面貌将带来全新的改变:一条彩色的自行车道环绕东昌湖岸边,开放式沙滩浴场可供市民、游客免费戏水纳凉,音乐喷泉、健身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搞好徒骇河、小湄河、南水北调干渠、二干渠、青年渠、周公河、四新河、西新河、古漯河的开发建设工作;

——2017年,聊城市编制完成全域水城等系列专项规划,三河三湖连通等工程加快实施;

——全力打造“全域水城",以河代库、以堤代路、沿岸绿化、蓄水造景,充分利用黄河、金堤河、徒骇河、马颊河、漳卫河“五横"与彭楼干渠、位山三条干渠、南水北调干线以及规划建设的京杭运河干线“六纵"的骨干水系,在“互连互通"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库河同蓄"“五水统筹"的全域水城格局……

一时间,全市河、湖、泉资源齐聚眼前,如一员员虎将静待“集结"。

城区水系的梳理、联通和扩充,使得全市水系越发活络,城市资源整合效果越发凸显。随之而来的,是旅游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城市环境的日新月异。中华水上古城、水城之眼摩天轮、四环观光带、徒骇河世界运河博览园、高唐双海湖生态书画公园、阳谷水浒人家……一批批有特色、有载体、有亮点的文化旅游品牌逐一点亮,马颊河湿地温泉度假区、徒骇河世界运河建筑博览园、古漯河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依托水生态环境打造的旅游大项目稳步推进,多元的“全域旅游"格局正在聊城逐渐展开。

湾湾清水,改善了环境,聚起了人气,也让更多投资创业者将聊城当作挥洒汗水的热土。祥光铜业、泉林纸业等一系列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骨干企业,让涌流在聊城8715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水越发清澈甘甜。

水,让城市更美,也让百姓有了更多幸福感。

逛湿地公园,坐水上巴士,清水绕家旁……聊城人与水的距离,从未像今天这样亲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市委、市政府做大做活水文章的“初心"所在。

8月29日,聊城运河水上巴士开始试运营。在聊城一中站码头,登船的乘客纷纷拍照留念,洒下一路欢笑。试运营一段时间来,水上巴士最高发送客流量可达到2500人次。未来,水上客运航道专项规划还将与聊城市城区发展的大格局融合,水陆空一体化的大交通体系,为聊城的旅游业带来蓬勃生机。“河湖相连、水系相通、景观提升、效益叠加"的全域水城图景里嵌入的,是普通百姓“家在水中,水在家旁"的美好画面。

“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城市定位,是聊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一片片愈发清澈的水,让幸福更有温度。近年来,各县(市、区)也加强了湖、河、平原水库、生态湿地开发建设,纷纷捧出“得意之作":小湄河南延及九州洼湿地工程即将成为高新区的新亮点,茌平县金牛湖风光秀丽,莘县徒骇河湿地公园游人如织,东阿县洛神湖、高唐县双海湖、冠县清泉河、阳谷县金水湖等都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生态水城"战略不断推进,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

因水而受益的,不仅仅是城区居民。慷慨的黄河带来了“引水必引沙"的难题,沿黄村庄里一度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清水进城成了景,淤沙下乡上了坑。"如今,这些为引黄作出贡献和牺牲的沿黄村庄换了模样:衬砌引黄干渠,沙随水流进田间,改良了土壤;沙丘灌水洇实,红土盖顶,大兴植树造林……“风起一卷百里沙,出门对面不见家"的状况成为历史,“绿色长廊锁风沙,潺潺流水汇田间"的生意盎然,在千年黄河故道重现。

河湖秀美,水韵悠长。随着“全域水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围绕“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城市定位,一湾湾碧水必将为这座城市注入更多活力,中国江北水城将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记者 朱茂明 赵宏磊 刘海恒)

新闻推荐

北京银行济南分行创新推出“农权贷”普惠金融产品

本报讯(记者周芳)2016年,山东全面完成以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登记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银行业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服务力度提供了便利。为响应政策号召,落实银监会金融支持“三农”要求,北京...

莘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喜迎十九大 空中看变化精彩新聊城 河湖秀美篇)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