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 临清新闻 阳谷新闻 莘县新闻 茌平新闻 东阿新闻 冠县新闻 高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聊城市 > 阳谷新闻 > 正文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摘要),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摘要)

来源:武城时报 2012-03-26 14:59   https://www.yybnet.net/

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符合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按照流域和区域统一制定规划。建设水工程,必须由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按照管理权限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未依法完成水资源论证的建设项目,审批机关不予批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和投产使用,对违反规定的,一律责令停止。

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加快制定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实施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建立健全水权制度,积极培育水市场,鼓励开展水权交易,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

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淘汰类的,产品不符合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的,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能够满足用水需要却通过自备取水设施取用地下水的,以及地下水已严重超采的地区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取水申请,审批机关不予批准。

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严格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要抓紧完善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征收范围、对象、标准和程序征收,确保应收尽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减免、缓征或停征水资源费。水资源费主要用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严格依法查处挤占挪用水资源费的行为。

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实行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在地下水超采区,禁止农业、工业建设项目和服务业新增取用地下水,并逐步削减超采量。深层承压地下水原则上只能作为应急和战略储备水源。依法规范机井建设审批管理,限期关闭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

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流域管理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制订和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区域水资源调度应当服从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一经批准,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等必须服从。

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管理。要切实履行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责任,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体制和机制。稳步推进水价改革。各项引水、调水、取水、供用水工程建设必须首先考虑节水要求。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地区要严格控制城市规模过度扩张,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和高耗水服务业发展,遏制农业粗放用水。

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建立用水单位重点监控名录,强化用水监控管理。新建、扩建和改建建设项目应制订节水措施方案,保证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对违反“三同时”制度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责令停止取用水并限期整改。

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禁止生产和销售不符合节水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完善和落实节水灌溉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大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建设工业节水示范工程。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并公布落后的、耗水量高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淘汰名录。加大城市生活节水工作力度,大力推广使用生活节水器具,着力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鼓励并积极发展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管网建设,逐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回用比例。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

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

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水功能区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水污染防控、工业污染源控制,加大主要污染物减排力度,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防治江河湖库富营养化。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对已设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公布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建立备用水源。

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开发利用水资源应维持河流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维护河湖健康生态。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和湿地的保护,开展内源污染整治,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研究建立生态用水及河流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建立健全水生态补偿机制。

保障措施

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要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水资源的统一监督管理,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监察、法制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工作。

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抓紧制定水资源监测、用水计量与统计等管理办法,健全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取水、排水、入河湖排污口计量监控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逐步建立中央、流域和地方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加快应急机动监测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监控、预警和管理能力。及时发布水资源公报等信息。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完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拓宽投资渠道,建立长效、稳定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保障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经费,对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节水技术推广与应用、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给予重点支持。中央财政加大对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的支持力度。

健全政策法规和社会监督机制。抓紧完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广泛深入开展基本水情宣传教育,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听取各方面意见,进一步提高决策透明度。

国务院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二日

新闻推荐

安全生产重在防范,安全生产重在防范

“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已过去一周了,但这件不应该发生的事故,给死难者家属乃至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是一种无法停止、难以磨灭的伤痛。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持续好转,但近期...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摘要),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摘要))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