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萍实习生吕冰冰)
初三体育学考刚刚结束,很多“小胖墩”、“小豆芽”、“小眼镜”在考试中很是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应该让孩子全面发展,在学校不能光学知识,还应加强‘体质\’教育。”天桥区幼教中心第三实验幼儿园园长谢敏告诉记者,体育锻炼应该从娃娃抓起,让他们把身体的底子打好。
为让幼儿能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在天桥区教育局“爱生学校”理念的指引下,天桥中心三幼将体育运动渗透到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每一个孩子自信、每一个孩子阳光”的“阳光体育”特色。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探索自己身体的各种运动方式,在走走、跑跑、跳跳、爬滚等各项“花样运动”中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积极探究、努力思考、
大胆表现的心理品质。
1
自编10套亲子互动操
早上7:45,幼儿园的孩子基本全部到校,与其他幼儿园不同的是,家长们送完孩子后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陪孩子一起按广播体操队形站在了操场上。“神曲”《最炫民族风》音乐响起,大人和小孩欢快地舞起来。
这类似广场舞的场景,就是天桥中心三幼每天早上的“必演节目”——— 亲子互动操。“每天这个时间,不仅校园里满是做操的家长,校园外也会围满观看的群众。”天桥中心三幼教研组长朱文琪告诉记者,亲子操前半部分是《最炫民族风》,偏柔性,后半部分是屠洪刚的《功夫》,偏刚性,刚柔并济,深受孩子和家长喜爱。
据悉,天桥中心三幼目前已经编制了10套亲子操,孩子和家长已经学会4套,家长们也已从最开始的一旁观望,变成了现在的积极参与其中。记者看到,亲子操动作比较简单,家长跟着做上几遍便能熟练掌握。
大五班傅媛媛的妈妈袁芳表示,平时没时间陪孩子锻炼,亲子操让她在与孩子的互动中进一步融洽了与孩子的关系,也让她对幼儿园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每天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幼儿园我放心。”“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颇具特色的晨间锻炼,开启孩子美好快乐的一天。然后让孩子带动家庭,让家庭带动社区,都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谢敏说。
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分为集体活动和班级分散活动两部分,集体活动包括晨练、晨间亲子操、课间操、午后操等,分散活动则以班级自选活动为主,保证了幼儿每天都有充足的锻炼时间。同时还保证每周有两节正规体育课,每天有趣味体育游戏及户外区域活动,每学期有远足活动及亲子运动等,充分满足了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2
自制各类体育“神器”
操场上,用旧水桶和PVC管组装成的小推车、用轮胎和绳子“缝制”的“蹦蹦床”、用竹子拼接的小桥……老师们自主开发的创意体育器械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教室门口,用布和棉花缝制的巨型骰子、用kt板和绳子制作的绳梯、用塑料水瓶制作的小沙锤、用易拉罐捆绑制作的梅花桩……琳琅满目的“花样”体育器械让人应接不暇。“要想提高儿童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离不开多样器械的辅助,除购买外,幼儿园还发动家长、老师动手制作了众多体育‘神器\’。”谢敏介绍说,幼儿园里随处可见出自老师和学生家长之手的体育器械,这些既实用又充满童趣的体育器械数量最多时有1000多件。
在自制器械时,他们还倡导“一物多玩”,最大化开发每个器械的使用方法。如用胶带缠起的易拉罐既可做障碍让孩子绕着走,又可做梅花桩让孩子踩踏;塑料水瓶加黄豆制成的沙锤既可当做操时的运动器械,又可在音乐课时打节拍;用布缝制起来的沙包既可投掷,又可变身骰子让学生猜点数……
3
老游戏玩出新花样
拉起一块大布玩抛接球、推着简易“小车”进行接力跑、对着墙上安装的4个高低不同的篮筐练习投篮、手脚同步练习蜈蚣竞走……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放肆”地玩着各种体育游戏。
在跳跃区,孩子们正在老师的保护下,一个接一个地从1.5米高处跳下。“跳台”是用桌椅搭建的,“落点”则是两个厚垫子,孩子们跳下前平举双手,俨然一副跳水运动员准备高台跳水的架势。“这项运动可以让孩子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变得更勇敢。”朱文琪告诉记者,跳跃的难度分为6级是逐步提升的,在跳跃之前老师会重复跳跃技巧和注意事项,跳跃过程中老师也会在旁边看护扶持。
几十个轮胎,两个竹梯,几名保护孩子安全的教师,在幼儿园的“军事障碍训练场”上,记者看到,孩子们依次顺利通过了“层层障碍”,先是在板子上爬行,然后爬着竹梯到轮胎制成的“蹦蹦床”,再蹦到垫子上去,孩子们脸上始终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老师经常带我们玩这些游戏,我最喜欢蹦蹦床环节。”中一班学生郭诺冉对记者说。
记者发现,所谓的“蹦蹦床”就是将粗绳紧绷地穿在轮胎上。“这些‘蹦蹦床\’都是学校女老师自己用电钻打眼,自己穿起来的。”谢敏告诉记者,一位老师要花费一个下午才能制作一个。
4
“小肌肉”锻炼手脑协调
“看老师手里的娃娃脸蛋两边是什么啊?”“辫子。”“那辫子需要编起来,你们会吗?有的小朋友会,有的不会,那让老师教给小朋友们好不好啊?”“好!”中三班的小肌肉动作训练活动,在老师的一问一答中拉开了序幕。
在老师江莹的指导下,孩子们有模有样地给自己手里的娃娃编起了辫子。“编辫子要交叉进行,需要孩子手眼协调,能有效地锻炼孩子的手臂灵活性。”江莹介绍说。
与此同时,大五班的小朋友正在一板一眼地练习穿鞋带。只见孩子们人手一双色彩鲜艳的鞋形模板,在老师烘托出的竞赛氛围中争先恐后地展示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练习当然不能用真的鞋子,为此,老师和家长共同‘开发\’了鞋形模板。”大五班老师慎红芝告诉记者,开始孩子们很少有会自己穿鞋带的,但是经过慢慢练习,现在孩子很快就能穿好了。
据了解,编辫子、系鞋带都是学校专门开设的“小肌肉”活动课,除以上两种外,还有剥花生、剥玉米、夹花生、夹豆子、夹夹子等活动。让孩子在动手中(练生活技能,在动手中锻炼手脑协调能力。“只有阳光才有健康,只有阳光才有快乐、只有阳光才有孩子真正的全面发展。”谢敏告诉记者,幼儿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健康成长。通过阳光体育,让孩子在自信、乐观中成长,培养积极开朗的心态和性格,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信、勇敢、积极、快乐、阳光。
(本报记者 尹萍 实习生 吕冰冰)
新闻推荐
小时候,每到春天,都会去地里挖荠菜。大一点读书,知道了荠菜有好多的别名:护生草、净肠草、地米菜、清明草、地菜等。而在我们当地,是喊花荠菜的,因为荠菜的叶子边缘,是凹凸不一的小齿儿。水灵灵...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