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大街便民市场整治后岔路街便民市场整治后
清理复兴大街垃圾 本版照片均由通讯员王屹摄
提及创卫前后的变化,家住市中区杆石桥街道启明里社区的赵爱珍眼圈红了。59岁的她一直居住在岔路街片区,最近4个月,社区面貌骤然提升让她欣喜不已,“创卫以来,不仅社区环境变好了,居民爱护环境的氛围浓了,居民和居委会、街道工作人员的关系更密切了。”
不仅赵爱珍有这种感受,在春元里社区、德胜街社区、新市区社区等老旧小区,居民纷纷对创卫竖起大拇指。据了解,今年创卫以来,杆石桥街道投入近千万元,举全办之力,合力改造7个开放式老旧社区,整治马路市场,并提升主次干道。
杆石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贾汝兴介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杆石桥街道提出的民生实事在创卫期间已基本实现,街道工作人员与居民,招之即来,凝神聚力,同心同德,使街道旧貌换新颜,这期间所积聚的精神能量、好作风和好干劲,他们将发扬光大,更好地为民服务,打造至善杆石桥。
把委屈咽肚子里,和谐拆违400处
“换位思考,理顺居民心气儿”
杆石桥街道地处市中区,辖区8个社区,有7个为开放式老旧社区,建成已二三十年,多数没有双气、没有物业和地下室,居民搭建棚屋、私建铁皮屋现象较多,而这些便民房实为违章建筑。
按照科室包居的思路,杆石桥街道办副主任崔玉沛与科室工作人员下沉到新市区社区。该社区多年自发形成了建国小经六路市场,不少居民在马路两侧搭建经营性房屋、铁皮屋,违章建筑较多。
崔玉沛介绍,在拆除建国小经六路市场39间违章建筑期间,他们始终捏着一把汗,虽然多番张贴通知并与居民沟通,拆违难度仍超出想象。6月29日临近中午,他与同事劝说一家商贩拆除铁皮屋时,突然一记重棍打在他的后背上,火辣辣的疼痛涌来,回头一看,一位70多岁的白发老人拿着三角铁袭来,他忙用胳膊挡住,忍着疼痛试着说服这位老人,最终,铁皮屋顺利拆除。“这些铁皮屋本是违章建筑,但居民并不这么认为。无论居民做出什么行为,我们只能晓之以理,多番沟通,就算遇到诸多委屈,也只能咽到肚子里。”崔玉沛说,后背被打后,他的胳膊两三天抬不起来,7月11日记者采访当天,他胳膊上被打的痕迹仍清晰可见,直到现在,仍未将此事告知家人。
街道办主任刘学法介绍,创卫期间,街道共拆除违章建筑400处,“老旧小区情况比较复杂,有些居民搭建房屋虽是违章建筑,但也是生活所需。这些建筑需要被拆除,但也需换位思考,理顺居民心气儿,取得共识,才能和谐拆违。”
“刷新”老旧小区,“掉皮掉肉不掉队”
“没想到真干了,像做梦一样,出来门感觉是个家了”
提及创卫带来的变化,春元里社区73岁的居民刘昭敏笑着说:“没想到真干了,创卫力度这么大,像做梦一样,出来门感觉是个家了。不过,真是苦了居委会和街办工作人员。”
据春元里社区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孟宪兰介绍,居委会工作人员与包居街办工作人员全身心扑在创卫上,自己的小家几乎顾不上。“掉皮掉肉也不能掉队。”
创卫期间,原本心脏不好且患有胆囊炎的孟宪兰,由于劳累过度,又添新病腰椎间盘突出;春元里社区居委会的李宁,正赶上儿子高考,但她几乎无暇顾及孩子;曾亚丽的孩子正上高中,每周五她提前给孩子买好周末的食物,周末她则忙于创卫,几乎和孩子照不上面;今年10月份即将结婚的“准新郎”安乐,创卫期间,脚趾被砸伤,但他仍坚守在创卫一线……
杆石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燕晓静说,春元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坚守和付出,是杆石桥街道创卫期间众多工作人员的一个缩影,正是这份“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坚守和众志成城,才换来了老旧小区的新面貌。
据了解,创卫期间,杆石桥街道的7个开放式小区累计清理垃圾死角460处、居民楼150座,清运建筑垃圾、杂物650余立方米,粉刷墙壁2万余平方米。目前,岔路街精品小区提升改造、启明里社区改造提升、仁爱街增设健身器材等工程仍在进行中。
“啃硬骨头”不气馁,动刀胜利大街顽疾
“如今不仅方便,卫生安全也有保障了”
除老旧社区整治,农贸市场和便民市场也是杆石桥街道创卫整治的重点和难点。多年来形成的6处农贸市场和4处便民市场,积累了占道经营、违章建设、环境脏乱等“顽疾”,其中尤以胜利大街便民市场为最。
胜利大街便民市场全长520米,形成近20年,成为周边居民、学生和不少单位工作人员等万余人不可或缺的小吃街。虽然方便,可食品安全和道路通行问题让附近居民很是担心。多年来,胜利大街便民市场一度被称为“肝炎一条街”,且人流量大,车辆几乎无法通行。
为啃掉这个“硬骨头”,街道办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赵建朋所在科室与城管、交警、食安办等多部门联合,彻底整改这个市场。截至目前,已拆除违章建设163处,取缔道路东侧占道商贩,道路西侧摊位规范至路沿石以上,统一设计制作餐车、柜台120个,统一42家商铺牌匾;道路实施交通微循环管理;成立市场管理办公室,长效管理市场,并建立百分制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无健康证和准营证,不得经营。“如今不仅方便,卫生安全也有保障了。”德胜街社区72岁的居民孙延秀说。
以胜利大街便民市场整治为标本,杆石桥街道展开对其他市场的整治。目前,该街道投入200余万元重建斜马路市场;岔路街小区菜市场、乐山小区、民权大街等市场,整治基本完毕已转入日常管理。街道办城市管理科科长钱士存介绍,目前他们联合区执法局杆石桥中队,成立三个道路巡察组,对辖区34条主次干道实施早七晚九不间断巡查,杜绝占道经营回潮现象。
环境变靓居民心悦诚服,请缨创卫
“这不是一阵风,环境好了,房价都得上去了”
此次创卫,让春元里社区73岁的刘昭敏念念不忘的是仁爱街的整修铺路。提及仁爱街铺路,头发花白的刘昭敏眼圈红了。“20多年的渣土路,现在全铺成了柏油路,简直像做梦一样。除了铺路这件喜事,社区还安上了健身器材,让不少居民喜出望外。”
谈及社区的变化,76岁家住启明里社区的张素琴笑着说:“创卫对社区是件大喜事,这可不是一阵风,过去就没了。现在社区环境好了,楼道粉刷一新,垃圾、铁皮屋清了,房价都得上去了。”
正是看到社区环境的巨大变化,不少居民心悦诚服,自发加入创卫队伍。在春元里社区,老楼长刘昭敏自发为铺路、安装健身器材供水供电,动员居民自发清理垃圾、拆除铁皮屋;67岁的陈宪荣自发为创卫工作人员送水送茶;启明里社区,张素琴、武桂兰、赵爱珍等人自发与70余名居民加入创卫队伍,在社区义务巡逻、清垃圾……
启明里社区居委会党总支书记陈兵介绍,创卫4个月以来,他们与居民开会20余次,反复商量社区创卫事宜。“创卫期间,不仅环境变了,经过(合,人也变了,心齐了。打个电话,人员马上到,我们与居民的关系更近了。说到底,创卫的成效能否坚持,决定因素即广大居民。” (文/黄敏)
书记感言
招之即来,同心同德
7月11日,提及创卫,杆石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贾汝兴有些激动,声音微微提高。他介绍,创卫期间,该街道工作人员与居民展现了良好的作风和干劲,全办上下团结一致、凝神聚力、强力攻坚、掉皮掉肉不掉队、不气馁、自我加压,可谓招之即来,同心同德。
“创卫不仅是一个改造提升环境风貌的契机,也是锻造街道工作人员、(合干群关系的机会。这种好的工作干劲、精神风貌和从创卫中学到的处理群众问题的方式方法,我们将在下半年工作和创卫中,继续发扬。”贾汝兴说。
新闻推荐
薛好大:有个女孩告诉我,从一张自拍照里发现异地恋的男朋友出轨了。为什么呢?她说拍照的地方在洗手间,从镜子里发现,自己的化妆品都被收起来了。我说这也不能代表什么吧?她说,如果男人突然把家里...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