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会焦松青孟伟
赵晓翠刘向勇
“普治并举、整体部署、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聊城市普法办全面推进全民普法,2015年硕果丰盈。
拓宽公益普法平台
认真落实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普法办等五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强媒体公益普法宣传的指导意见》,及时向媒体提供法治咨询和相关政策,先后与《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媒体合作开设了《法治聊城》和《法治聊城创建》专栏,为“法治聊城”营造良好的氛围。
干部学法新途径
编辑出版《领导干部学法周周读》《领导干部学法笔记》《领导干部学法考法1000题》等法治宣传教育丛书。组织全市县级领导干部集中进行无纸化普法考试。讨论通过《领导干部学法、述法、考法三项制度》,打开了干部学法新途径。
加快建设法治文化阵地
依照“寓学法于休闲,寓法治于生活”的指导思想,打造法治文化特色品牌,全市基本形成“一村一景、一镇一品、一县一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集群。目前已建成茌平县法治文化公园、临清法治广场等一批高规格、高品位的法治文化阵地。阳谷、高唐、冠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闫寺法治教育基地也已投入使用。今年将在全市命名表彰一批市级法治文化和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六五”普法验收顺利通过
10月份,省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聊城市“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在观看专题片,听取情况汇报后,对聊城给予了高度评价。
普法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肯定
9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慎明、刘莉一行,就聊城“六五”普法决议执行情况进行巡视。调研组实地查看了聊城市国税局、市政务服务中心、东昌府区道口铺办事处和阳谷县的“六五”普法及法治建设情况,对聊城市“六五”普法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实现“公交普法全覆盖”
公交车是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窗口,具有覆盖面大、流动性强的特点。聊城市普法办联合聊城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打造流动的普法宣传平台。公交普法涉及的法律知识涵盖《宪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内容,实现法治宣传市区公交的全覆盖。
“以案释法”在全市推行
建立“以案释法”普法机制,收集,编辑《法治聊城——热点法律问题解析、《法润水城——以案释法周周读》。选拔组建“以案释法”普法讲师团,深入机关、单位、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出台《关于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明确案例报送,开展讲座、文艺巡演、媒体宣传活动。
聊城法治网改版升级
市普法办对聊城法治网改版升级,主要开设新闻资讯、组织领导、依法执政、民主法治、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经济法治、社会法治、法治文化、法律服务、创建活动等11大类共近40个栏目。2015年,聊城法治网转载、编发信息近4000条,展示了聊城市各级各业法治创建成果,提升了法治聊城良好形象。
“法律大篷车”走进基层
延伸法律服务职能,以“法律大篷车”为载体,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校园社区,开展个性化、亲情化的普法宣传。目前,“法律大篷车”已开展了1000余个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服务群众逾10000名。
法治示范活动精彩纷呈
围绕法治城市创建,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依法治理工作格局。出台《关于创建全国法治城市,保障聊城跨越赶超的意见》,制定实施细则和考评标准。临清、东阿被命名为“全国法治创建工作先进县(市、区))”,高唐被命名为“全省法治创建工作先进县”,4个村被命名表彰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4个村(社区)被命名表彰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新闻推荐
编者按站在岁首,展望“十三五”开局之年,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幕开启,将给聊城哪些行业带来高速成长的发展机遇?本报记者近日采访聊城市各职能部门、行业以及市政府相关人士,梳理出十大热点行业...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