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 临清新闻 阳谷新闻 莘县新闻 茌平新闻 东阿新闻 冠县新闻 高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聊城市 > 阳谷新闻 > 正文

退休回村后,他成了村民的“王老师”

来源:农村大众报 2016-03-02 00:34   https://www.yybnet.net/

作为一名抗战老兵、一名从教30年的老教师,现已90高龄的王树功,在老家阳谷县阎楼镇王庄村,一直被乡亲们尊称为“王老师”。虽然已退休30多年,但多年来他一直教育少年,关心鳏寡,教化乡邻,无论从才学上还是品德上,村民们一直把他当老师。

对于所做的一切,王树功只淡淡地说:“我无愧于人生。”

饱经沧桑全能全才

不同于一般的农家院,在王树功老人家中,能感受到一股文化味。屋里屋外的墙壁上,写满了格式工整、字迹清秀的大字,墙上挂满了字画,衣橱上也贴满了乐谱歌词。可以看得出,主人生活颇有情趣。

1926年出生的王树功,在抗战期间,作为黄埔军校的学生,与日军直接交手4次。在黄埔军校第21期的学员名录上,还能找到他的名字。解放后,有文化的王树功回到老家,成为一名高小教师,随后又成为一名高中教师。1980年12月,王树功退休回乡。

虽已90岁高龄,但他至今仍然坚持写日记。每一天的日记,几乎都有三四页篇幅,从家事国事到所见所思都有,体裁有散文、有诗歌。王树功几乎教过所有文化课。在体育上,他能跑会跳,大部分球类都是好手;在音乐上,他能弹会唱,二胡、口琴、古筝都有两下子;在书法上,他能写大字,还是省书法协会的会员。

这样一个人,不管什么时候,都注定要发光发热。

把家当村民活动室

王树功从退休后就开始买书藏书,并借给村民阅读。30多年来,月工资从最初的51.5元涨到3000多元,王树功将大部分都拿来购买书籍、乐器和体育器材了。他说:“到我这儿,借书不登记,损坏不赔偿,你要我就送。”王树功家里最多摆过两个乒乓球桌,还提供球拍和球,“尽管打,没了我就买。”象棋、二胡、电子琴这些农村孩子难得见的器具,王树功都买了回来,手把手教村里的孩子们。很多孩子就在这里掌握了一项运动,开始了音乐、书法的启蒙。

王树功的活动室,成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村支书王广策说:“我儿子小时候尽在里边看书、打乒乓球。那个年代,农村里可没这些稀罕东西。”

后来,村里修文体小广场,他带头捐了2000元现金。村干部请德高望重的他出面,向镇上申请村里舞蹈队的服装,他说:“别申请了,镇上已经给买器材了,衣服的钱我出了。”为这20套演出服,他又掏了2000元。

为弱者解困

对村里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王树功经常给些零花钱,有的甚至安排送进了敬老院。一位王树功曾经帮助过的老人生了大病,临终前还不忘告诉别人“让树功来”。王树功来了后,老人说:“我欠你的,还不了了。”媳妇说到这些事,王树功打断了:“不用再提了。”

王树功一退休,就成了村里红白理事会的会长。王广策说:“王老师要求一切从简,很多想大操大办的大款,都听了他的。”

一听到附近孝子贤妻的故事,他就像记者一样去采访。然后,他发动一些民间人士,做一块匾,敲锣打鼓地送到家里。在送匾的时候,王树功当众大声念出来,教化乡邻。在上世纪90年代,这样的匾他送了13块。

农村大众报记者花宇

通讯员王守兴王尚斌

新闻推荐

特色西瓜价格特好

7月11日,阳谷县安乐镇绿农合作社瓜农在采摘无公害富硒欧亚之星西瓜。今年,该合作社引种了吊着长的“欧亚之星”、“红小玉”等新品西瓜。合作社利用蜜蜂授粉,喷营养液和富硒水...

阳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美丽致富路2016-05-05 00:31
评论:(退休回村后,他成了村民的“王老师”)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