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聊城 今日临清 今日阳谷 今日莘县 今日茌平 今日东阿 今日冠县 今日高唐
地方网 > 山东 > 聊城市 > 今日阳谷 > 正文

普通人的经济生活 赵运超:金堤河畔“牧牛人”

来源:聊城日报 2019-04-28 08:49   https://www.yybnet.net/

□文/图本报记者 钟 伟

本报通讯员 陈清林 关淑艳

走进阳谷县李台镇金堤下赵运超的养殖场,只见一头头奶牛正悠闲地吃着草料。“场里共有奶牛63头,小牛28头。”赵运超边添草料边介绍,“俺采取自繁自育方式,把繁育的小牛喂大后,再逐渐淘汰大牛。这样不仅减少投资,降低风险,还能维持牛场稳定健康发展。”

今年41岁的赵运超,原来和妻子徐素贞在深圳打工。总想在家乡干一番大事业的他,返乡与人合伙办了一家化工厂,却不想赔了个血本无归,夫妇俩多年打工挣的钱全搭进去不说,连向亲戚朋友和银行借的90万元也赔了个光。90万元对于一个普通农民来说不是个小数,沉重的债务负担把赵运超夫妇压得几乎崩溃。“为了还债,一家人省吃俭用,一年到头都不舍得买肉吃,馋得孩子时常哭闹。”一提起那些心酸事,徐素贞就眼圈通红。

看到弟弟一家过得凄苦,赵运超的姐姐赵凤杰看不下去了,“这些年养奶牛效益不错,你们跟着我养牛吧。我给你们10头小牛犊先养着。”赵凤杰养殖奶牛20多年了,养殖和防疫经验十分丰富,她愿意把这些经验都传给弟弟。

2012年,赵运超夫妇开始养殖奶牛。“当时一头牛犊市场价是3500元—4000元,如果喂得好,两年后就可长成价值2万元左右的大奶牛,可产奶,可繁育,效益可观。”赵运超说,养奶牛虽能挣钱,但需要技术。为此,赵运超经常到姐姐的养殖场去学习,后来又多次参加县、镇举办的培训班,在专家的指导下,赵运超基本掌握了奶牛的四季防疫和饲养技术。

每年秋收时,赵运超夫妇都要将自家的30多亩玉米秸秆全部青贮,此外还在周边乡村收购青贮饲料,每年收购玉米秸秆90万余斤。“经青贮的玉米秸秆配上玉米面、豆饼和麦麸等,就能做成奶牛喜欢吃的上等‘草面包’。”赵运超说,奶牛吃了上膘快、产奶多、奶质好,养殖场的成本也降低了。

经过不间断地循环繁育,赵运超的奶牛场实现了滚雪球式的发展。目前,他的养殖场存栏产奶牛63头,平均每年产犊牛28头,加上卖奶和牛粪等,每年纯收入不下20万元。7年来,赵运超夫妇不仅还清90万元债务,还扩建了厂房,购买了铲车、打料机、酸奶加工机械等设备,养殖场逐步走上了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

周边村民看到赵运超夫妇养奶牛致富了,有不少前来参观学习的,他们俩都无私传授,热心相助。“下一步,俺要再扩大规模,采取‘贫困户+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赵运超满怀信心地说。

新闻推荐

阳谷:工业旅游跨界融合

本报讯阳谷县大力推进工业和旅游业跨界融合发展,目前,全县建成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处,工业旅游发...

阳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普通人的经济生活 赵运超:金堤河畔“牧牛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