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新闻 临夏县新闻 康乐新闻 广河新闻 永靖新闻 和政新闻 东乡族新闻 积石山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临夏州 > 广河新闻 > 正文

“缝”出致富路

来源:甘肃日报 2018-05-25 05:3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洪文泉 杨唯伟

走进广河县庄窠集镇大庄村,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村中心的“电商扶贫示范点”。进入示范点的产品展示室,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护肩、护膝、护腰、马甲、皮裤等成品,这是本地村民的作品,也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旁边的生产车间里,10多名妇女正在忙着操作缝纫机,加工产品。见到记者,村民马苏飞叶停下手中的活说:“自从村里有了电商示范点,我们在家门口干‘裁缝\’挣钱,工作稳定,还能顾上家。平时我都是边带孩子,边干活,两不耽误!”

这样的场景,在三年前的大庄村还看不到。大庄村位于广河县东北部,是县里最偏僻的山区村之一,农业生产发展滞后,群众生活困难,扶贫攻坚难度很大。村里485户,有312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要改变村里落后的面貌,首先让他们从穷窝窝里挪出来是关键。“村里搞了两次易地搬迁,2005年搬迁了180户,2014年搬迁了160户。”大庄村村支书马福荣介绍说。

“我们第一批就搬下来了。”马苏飞叶说。易地扶贫搬迁让村民们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很多,但发展的道路似乎没有明显的改变。

马苏飞叶家里有5亩地,一年仅能收入3000元左右。和村里许多家庭一样,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在外打工赚的钱。

“丈夫在陕西打工,一年下来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这几年他腰疼得厉害,力不从心了。”马苏飞叶说,自己之前去新疆摘棉花,但时间短,收入还是不行。因缺少稳定的就业渠道,2014年马苏飞叶一家被列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行列。

2015年,镇里在大庄村的易地搬迁点建起了电商扶贫点,通过企业带动,帮助附近的村民就业,马苏飞叶有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我们做了很多动员工作,最后有40多人报了名。”村支书马福荣说,即便如此,情况也很不乐观,报名的40多人经过几天的培训,最后留下的仅有五六个人。“缝纫是细活,很多人一试,觉得自己不行,就不来了。”

作为最早一批加入电商扶贫点的员工,马苏飞叶坚持了下来,“刚开始干得慢,心里特着急,熟练了就好了。”马苏飞叶说,“工资是计件的,马甲一件是4元,现在我一天轻轻松松就能做上十来件。”

2016年,马苏飞叶怀上了小女儿,但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工作。“怀孕8个月时,我还来上班呢。”马苏飞叶说,去年女儿出生不到一岁,她又继续恢复工作了。如今,她都是推着女儿的学步车,带着她一起来上班。

“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了。”马苏飞叶说。通过勤奋劳作,2015年马苏飞叶一家就成功摘掉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帽子。

看到马苏飞叶家的变化,很多中途放弃的村民,又重新有了劳动致富的信心,纷纷回来了。现在,“裁缝”有30多人了。

“虽然现在村里还有69户建档立卡户,只要大家都动起来,脱贫就不是一件难事!”马福荣说。

新闻推荐

广河:甜醅香醇溢四方

进入4月以来,广河县传统特色食品——甜醅,通过电商远销北京、上海、青海、江苏、广东等省市。目前,该县传统手工作坊有20余...

广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广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缝”出致富路)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