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滩水库为何要封停
大湾滩水库为何要封停
本报记者 陈 泳
前不久的一个早晨,记者来到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湾滩水库,只见水库就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群峰之中,水库所形成的湖面水清如黛,碧波荡漾,险峰绿树倒映其中,美不胜收。“这里以前是周边地区有名的风景区,每年来休闲度假的游客超过3万人,不过现在已经封停一年多了。”保护区管理局大湾滩保护段段长马尔洒说。
既然是旅游景区,为何要封停?
“大湾滩水库位于和政县境内,但却是南阳渠工程的唯一水源,灌溉着东乡、和政和临夏三县的几万亩农田。在每年的春夏秋三季,还要向东乡境内输送生活用水,能有效缓解13.35万人口、26万头(只)大小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封停景区旅游,主要是为了减少人为活动对水源涵养地的影响,保证群众的用水安全。”马尔洒介绍说。
封停景区旅游,对太子山保护区管理局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06年开始,太子山保护区管理局在大湾滩开展起了生态旅游,一年收入近15万元。马尔洒说:“对我们这个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2012年8月,在保护区管理局开展内部交流评比活动时,管理局检查团来到大湾滩,可是眼前的场景刺激着每个林业工作者的神经——游客丢弃的垃圾随地可见;三五成群的游客在河滩边生火做饭,不该出现明火的林区竟然升起了炊烟;个别人甚至拿着垂钓工具翻越围栏到水库钓鱼……
一方面是惠及一方百姓的水源,另一方面关系到一个单位的经济收益。保护还是利用?孰轻孰重?
“不能让水源安全受到威胁”。管理局检查团当场决定封停大湾滩旅游,不久就撤出了在景区内开办的茶园,水库周边还设置了铁丝围栏,树立起“严禁闲杂人员进山”等标牌。
“但是,有部分游客对保护区的做法不理解。有人托关系,向工作人员软磨硬泡,要进去转一圈,甚至还有人骑摩托车硬闯,都被保护段工作人员耐心劝返了。”马尔洒说。
在马尔洒的带领下,我们深入到大湾滩腹地,直至太子山麓。只见山上茂密地生长着桦树、落叶松、云杉等人工林,路旁的河水哗哗作响。“这么多年来,保护区通过加大保护和造林育林,森林资源恢复得很快。这里以前多半是荒山,现在已经大变样了。”指着周围的山水,马尔洒感慨地说:“只要能把这洁净的太子山泉水安全供给群众,牺牲一些单位的经济收益是绝对值得的。”
新闻推荐
和政县发起为民服务送真情主题实践活动和政县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发起为民服务送真情主题实践活动,干群关系似“对接焊”般连接紧密。本报通讯员康绍仁...
和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和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