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草鸡卖到香港的年轻人
——和政县4名农村大学生的创业故事
大学毕业,该如何发展?回到和政县农村的杨胜强等4名大学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实现了创业梦想:凑了8万元搞养殖,4年后,他们的养殖场渐渐发展成为一家以生产、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养殖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700万元,他们养殖的草鸡最远卖到了香港。
今年8月,杨胜强等人投资建设的临夏州首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政县慧聚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式运行。新型的电子商务平台,让他们的创业之路走得更远。
本报记者 齐兴福
放弃村医工作自主创业
今年30岁的杨胜强出生于和政县一个名叫咀头村的偏远小山村,他的祖父、父亲都曾在村里当过医生。
2003年,杨胜强从临夏州卫校毕业后,回到了咀头村,子承父业,成为一名村医。偏远山区群众生活困难,就医更难。为了方便群众,杨胜强想了很多办法,事事处处为乡亲们着想。连续几年,获得全县优秀村医的荣誉。
近年来,国家逐年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补贴,像杨胜强这样的村医,由原来的勉强糊口,到年收入超过5万元,成为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然而,2006年,杨胜强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放弃了收入稳定的村医工作,报考了甘肃农业大学。
“感觉自己的知识水平还很差,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这年9月,杨胜强进入了甘肃农业大学,学习经济管理。
大学毕业后,杨胜强回到了咀头村。家人劝他报考公务员,但杨胜强没有报考。因为,他的心里有一个更大的梦想。
2011年3月的一天,石岩峰、马强、王永龙三位刚刚走出大学的同村青年找到了杨胜强。“我们真的该在一起干点什么。”四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自主创业。这天,4个年轻人异常兴奋,一直谈至深夜……
最终,他们达成一致:利用区位优势,发展生态养殖。
搞养殖赚得第一桶金
和政县位于临夏州南部,气候温润,适合发展生态养殖。同时,民族地区对于牛羊肉的需求量十分旺盛。
“养牛、养羊肯定没有问题。”但苦于资金来源匮乏,杨胜强等人选择了投入相对较少的养羊产业。
搞养殖,钱从哪里来?4个人想了很多办法,但只筹集到了8万元。经过前期简单筹备,留下买羊的钱之后,他们所剩无几。此时,羊舍尚未修建。
在当地镇政府的帮助下,他们从附近的一个砖厂赊来了20万块红砖。为了节省成本,杨胜强等人只请了几位技术大工,而出力的小工,则发动家人一起干。每天天不亮上工,到晚上八九点收工,抱砖、抹灰、拉水、和泥……
几天后,水泥没钱买了,搭棚的钢材也不够了。没办法,4个人分头跑到镇上、县里,到处找人赊账、借钱。
2011年10月,杨胜强等人筹建的和政县大学生创业生态养殖园正式落成。这天,看着首批入栏的100只育肥羊,4个人心中充满了喜悦。
然而,艰辛才刚刚开始。面对一个个活蹦乱跳的羊羔,没有任何养殖经验的杨胜强等人有些手足无措。羊羔怎么喂?它们喜欢吃什么?怎么才能长得壮?一系列的问题涌了过来。
一个月后,他们遭遇了更大的危机:因防疫不到位,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在羊群中传播。在当地畜牧部门专家的帮助下,疫情得到了控制,但杨胜强他们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到20天,100只育肥羊死了三分之一。为了弥补损失,杨胜强等人又想办法筹措资金,增加育肥羊的存栏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春节,他们的第一批育肥羊出栏上市。而此时,因需求量旺盛,当地羊肉的价格每斤比平时高出了4元至5元。撞上了这样一个好时机,杨胜强等人不仅还清了所有的借款,还净赚10万元。
打造品牌发展特色养殖
第一桶金,让4个年轻人信心倍增。通过商议,他们决定带动更多的人实现规模养殖,打造属于自己的养殖品牌。
2012年2月,杨胜强等人筹建的“和政县大学生兴农养殖营销专业合作社”成立了。为了扩大规模,他们又吸收了另外2位合伙人。
2013年5月,杨胜强带领他的团队利用本村1000亩啤特果林地发展林下珍禽驯养,饲养七彩山鸡、贵妃鸡、精品草鸡6000只,并注册“嘴头馋”品牌,延伸了屠宰包装等产业,产品通过电子商务销往广东、上海等地,仅此一项,当年盈利17万元。
今年,他们又筹资260万元扩建标准化羊舍4栋,1200平方米,其中种羊舍3栋900平方米,产床300平方米,饲料加工件1000平方米,引进种羊300只。
目前,在杨胜强等人的带领下,当地已有92户群众加入到了大学生兴农养殖营销专业合作社。大学生养殖园的创办成功,激励了更多的养殖户发展养殖业致富的信心,带动周边兴建养殖场10余家。为了打造羊产业的品牌效益,杨胜强成功注册了自主品牌“和政羊”。
电子商务让产品走得更远
今年初,一份来自香港的草鸡订单,让杨胜强喜出望外。通过沟通,杨胜强得知,对方是通过朋友微信圈,获知了他们的产品信息。
这份订单,让杨胜强等人看到了电子商务的巨大能量。通过多方调研,他们决定通过发展电子商务,让产品销路更通畅。
今年8月初,临夏州首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政县慧聚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式运行,该项目与阿里巴巴公司合作,通过线下、线上销售相结合,让产品走得更远。
至此,杨胜强等人从最早几个简易的养殖大棚起家,发展成为一家生产、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养殖公司。2014年,公司的年销售额超过1700万元。目前,公司已解决当地100多人的就业问题。
“今年,我的目标是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采访中,杨胜强对今后的发展满怀信心。
新闻推荐
“五一”期间临夏州旅游业再创新高5月2日,游客在和政县三号古动物化石馆参观。据了解,“五一”小长假期间,临夏州旅游业再创新高,全州共接待游客59.5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4亿元。本报记者李小龙...
和政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和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