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临夏 今日临夏县 今日康乐 今日广河 今日永靖 今日和政 今日东乡族 今日积石山
地方网 > 甘肃 > 临夏州 > 今日临夏县 > 正文

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来源:民族日报 2019-05-07 09:25   https://www.yybnet.net/

小苏官名苏涛,一个90后,属于我的侄儿辈,是当年众多跑西藏的临夏人中的成功者之一,也是堪称传奇的一个尕娃老板。

他出生在我大学刚毕业后工作过的与临夏县漠泥沟乡一山之隔的麻尼寺沟的一个偏僻小村庄,那儿属于河州的西乡,毗邻甘南藏区,自然条件严酷。他的祖辈都是老实巴交目不识丁种地的农民,而他却从小就很调皮,几乎干过农村坏尕娃干过的所有“坏事”:上房揭瓦,偷别人地里的葵花、果子,带小伙伴们去捅马蜂窝,常常被马蜂乱蜇,脸肿得像一个小胖子,眼睛看不见路,经常被父亲拿着棍棒调教。刚上到二年级,有一次他偷了父亲的钱,约上几个尕连手跑到河州城里大把花钱、吃香喝辣的,摆阔耍人,夜不归宿。旅店老板发现是几个娃娃,如此大把花钱行踪可疑,觉得有隐情,便根据实名登记的地址告知了家里,气急的父亲连夜将他赶回家,反手捆绑在院子的果树上,用毛刺软条捋打了两个小时,打得他皮开肉绽。

俗话说,山形易改,禀性难移。骂也骂了,打也打了,作用不大,这些都改不了小苏倔强、反叛的性格。他父亲觉得这娃没治了,全家人像看管犯人一样管着他,他跟父亲种地,也学电焊。

但留住了人却留不住心。即使待在家里,父亲也不能24小时当看守。小苏整天琢磨着跑出去闯荡,也试着跑了几回,均被捉回来挨揍。

但小苏生性好动不安分,他拿着二十几块钱想跟人到拉萨闯荡,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小苏所在的河州西乡人当年按照政府倡导的东进西出战略,跑拉萨闯出了路子,临夏州政府也在那儿率先设立了办事处,服务创业的家乡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那儿的乡政府工作,清楚这个事。那时拉萨不通火车,相对闭塞的地方有着无限商机。内地人吃不了条件艰苦的高原的苦,受不了高海拔对身体的折磨,而接近藏区的能吃苦的临夏人便抓住了这个商机。汽车行走在兰郎公路上,快到土门关进入甘南藏区的交界附近,你就会看到绿荫掩盖下的一排排砖瓦房,这就是被称之为拉萨村的马集长坡沿村。他们把内地的茶叶家电等小商品翻越唐古拉山历经千难万险拉上去,换成木材拉下来,赚几个苦行钱,也致了富。日用小商品、建材、虫草、木材运输、焊接等西藏的许多产业都是许许多多的像长坡沿村那样能吃苦的临夏商人在主导经营。

有人给小苏的父亲做工作:这娃你管不住,打死也改不了性格,既然堵不住就疏导,顺其自然,让他去闯吧,说不定能挣几个钱回来呢。

于是,父亲就给了他500块钱,丈人也凑了1万元,同意让他带上闺女一起远走高飞:去闯吧,是雄鹰就展翅高飞;是绵羊就饿瘦了回家,从此死了心回家种田吃散饭过日子。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家乡人的一句俗语:坏尕娃,有出息!

在那曲,在西藏海拔最高的县——双湖县的巴岭村,在拉姆纳措,在尼玛,在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小苏带着妻子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他几乎干过能够生存下来的一切营生:电焊、捕捞和贩卖卤虫卵、修摩托、宾馆的杂役及榨油、虫草、贩卖牛羊、倒车卖手机……原始积累里满是血淋淋的汗水和苦涩。纯手工给比他还高的二八拖拉机轱辘补胎,卸胎装胎挣得脸发紫,手指关节错位,至今没有恢复。行走在草原无人区,一次汽车胎爆了,换了备胎又爆了,只好撂下车摸黑往前走。走着走着迷了路,隐隐听到狼嚎兽叫,他害怕了,又折回来在车里宿营。

卤虫卵是双湖县的特产,被称为软黄金,吸引着不少内地人来捕捞贩卖,有时弱肉强食棍棒铁器相向,充满危险。一次他的二十几吨卤虫卵、上百万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被劫匪抢走,血本无归。

西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小苏是个传奇的人物。那时的西藏还不通火车,只要你肯吃苦,便商机无限,挣钱相对容易,赔钱也赔得精光,小苏就这样忽穷忽富。他开始在西藏街头的店铺里当焊工,高原寒冷气温低,为了保暖,政府有在牧民家屋檐上加盖暖棚的项目,这就给从小跟父亲学焊工的小苏以无限的商机。他用当焊工挣的工钱和从家里带来的万把块钱盘下了一个门面,自己当起老板。揽活时对方嫌他是一个娃娃,不相信他,不敢与他签合同,小苏只好请老家的父亲千里迢迢专程来那曲,帮他签了合同又回去了。

整天和藏族人打交道,聪明的小苏很快学会了简单的藏话,见了藏族朋友,他会主动用藏语打招呼问好。一句“扎西德勒”,他就交上了朋友。一来二去,从陌生人到朋友,藏族人渐渐喜欢上了这个诚实守信的河州尕老板,小苏的市场逐渐拓展开来,从电焊铺,到开宾馆;从倒卖手机摩托,到贩运卤虫卵和虫草,他的生意越干越大。

但是,高海拔地区的缺氧、寒冷等严酷的自然条件,使他患上了从内地去高原淘金者的一切病灶:气喘,胸闷,心率不稳,肺功能弱化。医生说,你要再待在高原,就会短命!于是,不到30岁的他带着一身的不适,怀揣着淘得的第一桶金,被迫从西藏撤回到家乡临夏,开办了一家占地30亩的“甘肃嘉速机动车检测站”。算是疗养身体,也算是回报家乡。

在我看来,小苏具备着底层孩子的许多优秀品质:眼尖手快,麻利,有眼色,勤快和憨厚。他一头卷发,毛茸茸的一双眼睛,似乎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与他坐着喝茶聊天,你不注意的时候他就端上茶壶过来续水,你的碗子里始终是满着的。他笑起来憨厚无邪,厚道得如同一个泥塑娃娃,这样一个娃娃,让你不得不喜欢他。

小苏对文化人充满一种近乎崇拜的尊敬,对知识充满渴望。他把《一丁白盖头——临溪演播马进祥文学作品》的CD碟片放在车上,一开通电源就自动播放,直到停车熄火。对这张碟片他听了一遍又一遍,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他说,我不爱听歌曲,除了家乡的花儿,也不爱其他音乐。他说,当一天跑累了的时候,把车开回家,停在地下室里,一下子感觉到体累心乏。每当这个时候,呆在停车场不想回家,静静地听临溪老师播讲,听那过去的我们都经历过的故事,特别亲切……

他有时独自捧腹大笑,比如《自行车记忆》里那个他从小听过的“姑舅,刹不住了,抱住是十大,踏倒是五大!”;有时他又暗自伤心落泪,比如父辈们所遭受过的饿肚子的难行日子。

我默默地听着他用满口河州西乡口音讲理解和体会,很是感动。末了,我问他:我与你错了整整一代人,难得没有代沟啊!这些逝去的遥远故事,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时你还没有出生呢,你怎么就这么爱听,就能如此感同身受呢?他说,虽然隔了代,但我们的西乡靠近藏区,经济文化更加落后贫穷,你在这里写的农村活我都干过:放羊,拔麦子,撒土,拾粪,榨油,挖炕灰……我感觉这都是在说我的故事。

艰辛的创业,除了白天黑夜的劳动,他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爱好。除了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他看不到书本里的世界,听不到情感的故事,不知艺术的魅力。临溪声情并茂演播的配乐散文,作为一门听觉艺术,似乎给他打开了一扇窗,语言也是从小听惯了的乡土味道,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文学,窥见了一个有愁有爱有情的艺术世界。优美的配乐和临溪以他情感发声的演播方式,那是甘肃上空最美的声音,在不识字的小苏眼前徐徐拉开了电影般的画面,使他看到了过去自己的影子,看见也有人像他小时候那样,一个人进山放羊,面对连绵起伏的群山、独自遥望远方的遐想。他找到知音了,感受到了文学艺术的魅力,因此他对临溪老师很崇拜。

小苏给我多次说能否让我引见一下?他说:希望临溪老师允许在我的检测站开业的时候,能制作一些碟片,作为礼品赠送给来检测的车主,让他们检测完车后,放上碟片,在漫漫长途路上,让临溪老师的演播伴随着,在寂寞的旅途听着故事,这是多么开心和舒坦的事情!

我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我写的是家乡这一片水土旧事,临溪是声音大师、播讲艺术家,被誉为甘肃上空最美的声音。让最美的声音回荡在家乡河州上空,演绎出一个个类似于蒿支沟的故事,这也算是我和小苏一老一少一叔一侄给家乡的一点贡献吧!具有商业天赋的小苏总是没有专业人员或学院派那样的条条框框束缚,以另类的思维想到咱们文化人想不到的事情,某种程度上超过所谓策划创意的大师,这使我暗自称奇。

年初有一天他带着他的副总马玉芳如约而至,从临夏专程来到兰州,见到了他仰慕的临溪老师本人。他还拿来了一万元稿费,专门从银行换的崭新的票子,恭敬地双手交给临溪老师,说我要采用你的作品,这只是薄酬稿费,体现不出伟大的价值,只表达敬意而已,希望能够同意。

如今,他这个“嘉速机动车检测站”经过千难万难千呼万唤终于开业了,两张碟片装的“临溪演播马进祥文学作品集”,著名画家麻弘设计,这个非常精美的礼品由甘肃音像出版社按非卖品出版专用。如果你的车快到审验的时候,不论全国任何地方的机动车,都欢迎到临夏市南龙山入口处来吧,那儿有贴心的服务,笑脸相迎,还能获赠这张碟片,也能见到我介绍的这个传奇式的创业者——年轻的小苏总,苏涛。

新闻推荐

临夏州第七招商引资组赴青海西藏考察对接

本报讯(通讯员年君宝)4月24日至29日,州委常委、副州长蔚俊,副州长王方太带领“中国光彩事业临夏行”第七招商引资组赴青海西...

临夏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