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新闻 临夏县新闻 康乐新闻 广河新闻 永靖新闻 和政新闻 东乡族新闻 积石山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临夏州 > 临夏新闻 > 正文

线网规划 科学超前 ——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兰州地铁总设计师杨志团

来源:兰州晚报 2011-06-27 18:06   https://www.yybnet.net/

▲来自全国各地的地铁建设专家现场研究方案(左一为杨志团)

今天,一个属于兰州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已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但是,兰州现在要修的到底是“地铁”、“轻轨”还是“轨道交通”?它的规划设计思路、理念是什么?它的建成到底能给兰州带来多大好处?6月22日,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兰州地铁总设计师——杨志团。

“没想到你这么年轻,没想到你还是甘肃人……”记者一连串的“没想到”让杨志团哈哈大笑起来。

记者:有人说兰州修的是“轻轨”,也有人说是“地铁”,各种文件上不时又出现“轨道交通”,请介绍一下兰州要建的到底是什么模式?轻轨、地铁和轨道交通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杨志团首先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兰州即将开建的1、2号线轨道交通模式是采用地铁系统而不是轻轨系统。根据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有七类: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和市域快速轨道系统。也就是说轨道交通的范围要大于地铁或轻轨的范围它是一个广义的称谓。

地铁和轻轨是按照运量规模来分类的,并不是按照敷设方式(地下或高架或地面)来区分的。地铁系统是由电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全封闭的地下、地面或高架线路上(根据城市的具体条件)的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它突出的是“大运量”。

轻轨交通也是由电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突出一个“中运量”。它可以根据城市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地下、地面及高架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建设。我们兰州现在设计的“1号线”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运最大断面客流量为4.56万人,属于大运量等级,所以应该是地铁系统。

记者:听你这样一分析,兰州目前要建的看来就是地铁了。那么兰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成现在这个形态的初衷和大的思路、理念是什么?

杨志团:大家都知道,兰州市经济财力受限、上位规划缺乏、地形特殊(兰州市是一个东西狭长的典型的带状河谷型城市),要解决这样一个城市的交通问题需有前瞻性,要结合兰州市市情以及其自身特点来确定这个城市交通的发展战略。由于兰州市在之前的城市规划中没有考虑轨道交通的规划,所以,现在研究城市地铁交通规划时表现出了诸多制约因素。

我们在形成兰州轨道交通规划方案上主要把握了这么几个大的方面:第一是咽喉段几个通道的问题;二是彭家坪、盐场堡的功能定位及是否布设轨道交通问题;三是和平地区的发展需要轨道交通引入的时机问题;四是当务之急如何通过轨道交通来解决老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五是如何结合兰州市的经济实力、地形特点、城市功能布局等做好近期10年的轨道交通建设问题。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确定了这个方案。

记者:你能给我们详细介绍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吗?

杨志团:首先说一下兰州市咽喉段客流通道的问题。兰州市的临夏路、解放门至西关十字路段是自西向东通过西关十字的咽喉要道,这个地段客流集聚,交通非常繁忙。所以,起初在方案论证中,人们就为在这个咽喉要道上布设几条轨道交通线路而争论不休,到底是3条、2条还是1条呢?

根据“2009年的兰州市居民出行调查及客流预测报告”,并结合兰州市的财力状况、地形特点等因素,经过分析最终确定在咽喉地段布设两条线路比较适宜,也就是远期(2020年)之后需要两条轨道交通线路来疏散咽喉段的客流。

第一客流通道(即1号线)沿着张掖路、西津路布设较为合理,即从东岗镇—东方红广场--西关—西客站—崔家大滩。从理论上讲第二通道(2号线)既可以放在1号线之南,也可以放在1号线之北,但经过多方分析本次方案决定2号线放在了1号线之南。因为轨道交通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引导规划作用,可以调整城市结构布局和城市框架。一般来说,城市轨道交通在近期内主要考虑解决当前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当务之急主要解决客流疏散问题,而远期要考虑对城市功能、城市结构的引导和调整问题。

所以,我们在研究方案的过程中认为兰州市七里河南部地区(1号线之南)好多地块是未建成区,未来潜在的开发强度比较大、土地可塑性比较强,如果轨道交通的2号线从七里河南部地区通过,可以引导其更好地规划、更好地发展。若2号线设在1号线之北反而会把南部地区舍弃,则七里河南部在远期的发展会受到极大的制约。如果2号线沿着南滨河路布设也是可以的,但是滨河路及其周边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轨道交通在它上面主要是起疏散客流之作用,而对南滨河路地段的带动和发展作用相比七里河南部就要小多了,特别是南滨河路离黄河很近,轨道交通沿其布设时在工程处理上、防灾防洪上以及内涝等方面需要更多考虑。所以我们现在设计的方案中2号线是从1号线的南侧通过的。

第二,兰州轨道交通对规划的城市第二副中心的串联与安宁区、西固区布设轨道交通的问题。从传统认识上和目前及未来客流分析上,安宁区需要布设一条直达市中心的轨道交通就够了,但从城市发展来看,安宁区世纪大道一带是兰州未来的第二行政中心,需要和老城区实现快速便捷的沟通,所以我们的1号线从崔家大滩过黄河连接迎门滩后,再过黄河到马滩布设,把三滩联系了起来。

其他诸如老城区的一些路段对轨道交通实施难度较大问题,需要充分与规划结合、落实大宗用地的问题,这些我们都做了一一分析,需要强调的是,兰州轨道交通的车辆段和停车场占地比较大,它们的用地位置关系到整个线网的线路走向和规模确定。

这基本上就是我们当初形成方案的思路和形成方案的初衷!兰州市形成的目前这样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是结合兰州市的实际情况,通过综合分析兰州市的有关规划依据、规划目标、交通发展模式、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着重分析兰州市的特殊基础条件后,形成的这样一个方案,所以兰州地铁的规划方案最后定夺成这样一个形态是完全从我们兰州市的市情出发,得到全国轨道交通界的专家、轨道交通科技工作者所认可的,也是符合兰州市的客流需求和普通市民的认知习惯的。

记者:轨道交通建成后到底能给兰州市带来多大好处,尤其普通市民能享受到什么实惠?

杨志团:最大的好处就是缓解交通拥堵,居民出行快捷、方便。比如说,你与朋友约定好时间,几点几分在什么地方见面,只要你掌握好时间乘坐地铁,你将会准时到达目的地,“从此约会不迟到”(大笑)。

就拿我们近期要建设的1号线来说,1号线建成之后,高峰小时单向客运能力在初期能达到每小时22320人次,这远远大于预测的高峰小时客流量。地铁工程惠及的是工薪大众,其不仅是一项市政工程,更是一项惠民工程。它沿兰州市的主要客流走廊布设,不仅能方便市民出行和购物以及商务交流,另一方面它也将极大地促进沿线商业的发展。

记者:能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团队吗?

杨志团:地铁的设计涉及众多领域,工程规模巨大,系统复杂,牵扯35个专业。所以我们这个团队有50多人,但平均年龄只有32岁左右,学历知识结构基本上都是以工程硕士为主,还有博士,以男性居多,但也不乏美女。(笑)每日工作虽也常加班加点,但我们项目组也不时组织大家爬爬山、打打球,或有时间也“hapyy”轻松一下。

更重要的是,我院作为发源、成长、壮大于兰州市的国家综合甲级铁路设计单位,对兰州市的发展特别是城市交通建设有着深厚的感情,全力做好兰州地铁设计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杨志团简历

杨志团,男,汉族,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兰州地铁总设计师、项目总体;曾参与广州、南京、上海、重庆、西安等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工作。

新闻推荐

兴隆山传统文化庙会7月5日开幕

本报讯为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旅游品牌,充分展现兴隆山旅游发展成果,兴隆山管理局旅游管理中心定于2011年7月5日至8日,在兴隆山文化广场举办2011兴隆山“六月六”传统文化庙会。届时,陕西...

临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线网规划 科学超前 ——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兰州地铁总设计师杨志团)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