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夏路到小西湖, 西津路上的汽车排成了长龙。
编者按:畅交通是城市交通的理想,它既是政府和交管部门努力的目标,也是每一位市民特别是有车一族的心声。7月16日,兰州中心城区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结束,尾号限行恢复,堵车随之卷土重来,有些地方甚至堵得比以前更严重。看来,要治理堵车这种顽疾,更为关键的是在交通管理的软实力上做文章,使交通硬件的设置更合理、更科学,提高城市道路的交通管理水平。
本报讯 “刚刚轻松了半个月,又开始堵车了。”7月18日是兰州中心城区取消单双号限行,恢复尾号限行规定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畅通了半个月的道路又开始堵了,特别是一些堵车比较严重的交通节点,堵车情况比以前更厉害了。
市民:堵车重现 上班迟到半小时
7月上旬,兰州市举办首届国际马拉松赛、第17届兰洽会、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等重大赛事活动。为此,7月1日至15日,中心城区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7月16日起,临时单双号限行措施结束,恢复原来的尾号限行。
前后对比,单双号限行与尾号限行的差别有多大呢?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交通参与者。在电子商贸城附近上班的张女士说,单双号限行时,她上班要花一个小时在路上,当天早上竟用了一个半小时。她在土门墩居住,一般是早上7时30分坐车,8时30分到单位。可是18号早上,她坐的公交车从西站开始就走走停停,特别是小西湖到西关十字这一段,基本上公交车是一步一步地挪,40分钟才到西关,等到单位时已9点了。
与张女士有同样感觉的还有罗女士。当天早上她开车从渭源路出发,一出门就感觉车比前段时间多,还好她出门较早,没有遭遇堵车。10时许她办完事出来时,路上就没前面那样通畅了,她用了很长时间才到单位。罗女士说:“结束单双号限行后车辆立即增加很多,路上明显拥堵。”
体验:不到一公里 公交走了26分钟
当天上午9时,记者在小西湖十字看到,马路上的车辆排起了长队,一辆接一辆,密密麻麻一大片。随后记者坐上一辆公交车往西关方向走。一路上,车始终在慢慢挪动,到文化宫时已走不动了,过一阵才向前挪动一下。等到解放门十字时,车辆挤成一堆,在公交车司机的全力“抢拼”下,车才进入临夏路。记者看到,窄窄的临夏路上,车辆排成四排,将整条路挤得水泄不通。临夏路口斑马线上,几名行人欲过马路,可站了半天也不敢挤进车流中。记者看了一下时间,公交车从解放门车站到西关公交枢纽站,不到一公里的路竟然走了26分钟。
早上9时40分,记者在中山桥看到,南滨河路和中山路上的车辆都排着长队,速度很慢。几名出租车司机说,16日取消单双号限行后,当天和第二天是双休日,车辆增加不是很多,18日是恢复尾号限行的第一个工作日,上路的车辆增加很多,兰州一些压车的交通节点上,再次出现了堵车。
■相关新闻
麦积山路与瑞德大道十字路口
没有红绿灯交通很混乱
□晚报记者 陶承志
本报讯 7月18日,家住兰新市场附近的陈女士向记者反映,麦积山路与瑞德大道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交通秩序十分混乱。
昨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十字路口四个方位都没有红绿灯,过往车辆、行人互不相让,车辆一多就会堵成“一锅粥”。该十字往东是兰新市场,公交车及进入市场的车辆都要从此通过。而瑞德大道上,每天从定西路和东岗东路进入的车辆也比较多。
据附近住户介绍,这里自始至终就没有红绿灯,路口北端原有的红绿灯也已“罢工”很长时间了。一位交警告诉记者,一到上下班高峰,这条路上经常堵车。
记者随后联系了市交通设施大队。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将派人前去查看,如果有必要,将尽快设置交通指示灯。
新闻推荐
日前,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喜获海关总署核准,成为海关AA类管理企业。这项荣誉被视为进出口企业的金字招牌,代表该企业获得了海关最高诚信等级企业资质。9月22日,兰州...
临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