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月6月国务院批复《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2010年12月国务院批准实施我国第一个地区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些战略性的发展规划,都将“文化发展”放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要实现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文化战略,则必须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才能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甘肃省实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第六个年头,是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开、攻坚克难的关键年。为将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入人心,积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本报今起推出“关注文化体制改革”的系列综述,回顾成绩,展望未来。
自2006年5月甘肃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正式启动以来,甘肃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优惠政策和举措。时至今日,甘肃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营性文化产业,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已经取得了“遍地开花”的阶段性成果。
体制改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记者了解到,自2006年甘肃省实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0.74、36.13、40.56、45.51亿元……实现了逐年递增的良性发展局面。一批以“地方本土文化”为创新原动力的精品文化产品不断焕发出活力,陇剧《官鹅情歌》继《大梦敦煌》之后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在艺术层面重新包装推出“新版”后,实现“丝路花雨模式”,借助商家的力量和积极参演重大节会不断地扩大演出市场,目前国内外的演出订单已使得全年的演出日程排满;改企挂牌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的甘肃省杂技团更是推出了大型杂技剧《敦煌神女》,紧紧抓住市场需求,在国内旅游旺季常驻地“敦煌”演出,在国内旅游淡季又走出国门,频繁在日本等多个国家演出。此外,2009年,读者出版集团完成股份改造启动上市,当年完成销售收入5.2亿元,比2008年增长29.84%;实现利润9556万元,比2008年增长40.57%。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无论在服务平台还是在管理质量上,均有了显著的提高。甘肃会展中心建筑群已经落成,已成为兰州新地标的甘肃大剧院日前开始承接演出任务;投资3.5亿元的飞天文化产业大厦、投资1.7亿元的金城关文化风情区已建成使用,黄河剧院、兰州音乐厅等一批文化设施即将建成或正在积极筹建。
企业、剧团蒸蒸日上,日益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使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让普通老百姓饱了眼福,尝到了甜头。覆盖全省行政村74.4%的13000家农家书屋,让农村的普通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随时借阅图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让边远地区的群众清晰地收听收看到了广播电视节目,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现了全省农村电影一条院线、一个平台、一个标准、一个品牌,农民在居住的村庄里就可以看到当年上映的最新电影,仅2009年、2010年两年全省已放映20余万场次的公益电影。
备受基层群众喜爱的“千台大戏下乡”活动,也发展成为文化惠民的甘肃品牌,5年来已经演出22539场,观众达2400多万人次,基本上每个乡镇每年都能上演一场来自省城兰州的艺术家奉献的精彩节目。而在省城兰州,每年举办的“黄河风情文化周”、兰州市农民艺术节、兰州文化庙等大型的群众文化演出,更是成为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因而也带动产生、活跃了各种群众文化团体,让一大批中老年人老有所乐。仅每年“黄河风情文化周”一周的时间里就有上百万人参与,充分展示出了金城兰州的活力和魅力。
文化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9年以来,国务院连续批复《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战略层面,国务院对甘肃出台的3个纲领性文件是前所未有的,标志着甘肃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
甘肃省委、省政府对此极为重视,并将其作为省委、省政府一把手工程,省委书记陆浩曾多次指出,这是甘肃省经济文化建设的一次发展良机,甘肃省应将文化体制改革看作是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大省建设。
2011年年初,甘肃省就出台了《甘肃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培育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增加值超过120亿元,占全省GDP的2%,形成较为完备的文化产业体系,让文化产业成为甘肃新的经济增长点。
《纲要》指出,甘肃省将着力发展包括现代传媒业、出版发行业、文娱演出业、文化旅游业、数字内容及影视剧、动漫业、广告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重点文化产业,同时积极挖掘文化中的旅游资源,发挥甘肃特色,集中打造兰州、敦煌、天水三个文化旅游中心,打造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科普旅游等精品线路;鼓励发展以各类设计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扶持民间工业,大力支持剪纸、刺绣、皮影、漆雕等民间工艺品的发展。加快建设读者新媒体大厦、新华物流园等八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包括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园区等12个全省文化产业园区和16个全省文化产业基地,将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建成各占地600亩以上、集聚30家以上文化产业、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
今年5月,作为甘肃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突出任务——全省广电网络整合启动,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出席做了重要指示。
刘伟平指出,广电网络整合是全省改革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要以行政推动为主实施整合,以市场运作为主理顺关系,有序推进广电网络整合工作,圆满完成全省广电网络整合任务,推动广播影视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励小捷也强调,全省广电网络整合,要从理顺体制机制入手,通过改革创新,根本解决目前广电网络管理运营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全省广电网络的企业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十一黄金周将至,昨日,记者从兰州交通运输集团公司下属各汽车站了解到,目前公路客运方面已做好了黄金周运输的前期准备。期间日均发送人数将超过往年同期...
临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