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时段西津东路堵车严重。本报记者 陈若梦 摄
8月底,来自兰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的消息显示,今年下半年,一系列“畅交通”重大建设举措将逐步实施,兰州城市轨道交通试验段将开工建设,西关什字、火车站等交通节点的改造工程也将开始实施。
面对日益拥堵的兰州交通,作为兰州市八项重点工作之一的“畅交通”工程,在备受关注的同时也在质疑声中举步维艰。
“以前兰州市还有早高峰和晚高峰,现在只要7点半一过整天都是高峰,走到哪里都堵……”
“我7点十分从安宁家里出发往铁路局上班,但一路压车到单位都9点半了,真没想到兰州交通这么拥堵,不少时间都耽搁在路上了……”在兰州铁路局上班不久的王先生郁闷地说。
“以前,我们1路车从西站经西关至火车站,正常一个单趟的运营时间是38分至40分钟,现在,在畅通的情况下是50分钟,一旦压车就会超过1小时。尤其近期,西津路几乎是天天堵。”有20年驾龄的1路车驾驶员乔凯明显感觉到工作压力也变大了。
在乔凯自西站至火车站的运营线路上,他最怕的堵车节点是,西津路七里河区政府至小西湖桥头段,西关自西向东临夏路段、西关花坛左转弯、中山路兰州剧院、广场西口、火车站西出口进出站路段。“一到西关最怕临夏路压车,到晚高峰,中山路压力太大,尤其是亚欧商厦门前出租车停放对左转车辆形成拥堵……”在乔凯的经历中,1路线上堵点呈不断增加态势。
“打啥喇叭呢,你本事大飞过去啥呀!”在火车站西出口,“的哥”刘师傅不耐烦地探出头朝身后一打喇叭的轿车吼了一嗓子。
“以前兰州市还有早高峰和晚高峰,现在只要7点半一过整天都是高峰,走到哪里都堵……”此时刘师傅出租车内传来了某电台关于转让出租车信息的播报,足足10分钟全是出租车的信息。“现在我们这行没法干了,天天堵、处处堵,一天累死累活还不够交‘租子\’的,许多同行都把出租车转让掉跑黑车去了。”
“说实话,现在‘打的\’真难,有时候我还盼望出现一辆‘黑车\’停下来。”市民汪先生如是说。“不是出租车少了,是出租车的效率低了,出租车和乘客都压在路上了。”刘师傅对打车难有自己的理解。
走在西关街头,前往公交枢纽的行人无序地横穿临夏路,在东西向飞驰的车空间躲闪。而进进出出的公交车也随时用一个侧面将临夏路封死,人流、车流混织在一起。而在亚欧商厦门前附近,不少停在马路边的私家车玻璃上已留下了一张张交警新贴的罚单,不少等待拉客的出租车司机紧张地四处张望着,而此时自中山路向临夏路方向左转弯的车流缓缓地拥过来,发出刺耳的刹车声。
“西关是兰州市人流和车流最为密集的地方。应该好好改造一下,相比一些发达城市,这里的交通确实挺乱的。”来自北京的梁先生直言不讳。
同样在兰州火车站,记者发现火车站东路上也存在大批行人横穿马路与车争道的现象,而且一旦有火车进站,纷至沓来的出租车、私家车就会让整个火车站东、西路陷于瘫痪。
“作为省会城市的火车站,应该为广大出租车司机提供一个接送人停靠的专区或通道,比如西安火车站就有出租车免费专用通道,形成循环流动,而兰州车站却没有,不知啥原因,火车站二楼新建的机动车循环通道一直闲置……”奔马车行的焦师傅说。
“西关什字的改造最近没有提上日程,但有专家提出过一种方案,就是让张掖路恢复通行……”
究竟下半年“畅交通”工作中,西关什字和火车站这两个交通节点将如何改造?
就此问题,记者先后走访了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兰州市城乡建设局等相关单位,但是均无果而返,提起这个敏感的话题,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三缄其口,而在城乡建设局记者寻访多个处室,相关负责人都表示对此并不知情,称西关什字和火车站改造还没有提上议程。
经过走访,记者从一知情者处获悉,“西关什字的改造最近没有提上日程,但有专家提出过一种方案,就是让张掖路恢复通行……而火车站的改造则不知情。”
据介绍,西关什字的交通改造将涉及地铁出站口的布局,而要彻底解决西关的交通瓶颈,有专家提出最好的办法就是恢复张掖路的通行功能。方案就是拆除张掖路上的商业建筑,允许公交车和小汽车通行。
张掖路恢复通行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元通大桥修通后,进入通渭路右转弯可以进入张掖路,使通渭路、张掖路、中山路、滨河路形成交通微循环。
有人提出,张掖路如果恢复通车,那么地面上的商铺又如何安置补偿?就此有一种思路就是对张掖路地下商场向东西延伸进行扩建,向西与西关什字地下商场汇合,向东自新世界百货继续向静宁路口延伸。将地下商铺予以置换补偿,而且这些地下商场与将来的地铁出站口相结合,其中地铁一号线在西关什字有一个出站口,省政府附近有一个出站口。地铁出入口和站点两侧与商业接合,届时,许多地铁站就设在地下商场之中,地下商场的出入口也就是地铁站出入口。
作为畅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地铁计划今年年底前开建试验段,因为一旦地铁建成就会分流大批东西向的客流,从而缩减东西向的公交线路,进一步优化南北向公交线路,形成南北向公交向地铁一号线换乘站输送客流,东西向西津路、东岗路的交通压力将大大缓解。
“兰州要‘畅交通\’最有效的出路就是尽快解决东西向交通问题。”
“兰州要‘畅交通\’最有效的出路就是尽快解决东西向交通问题。”兰州城乡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陶世雄表示,受狭长地形局限,兰州发生“肠梗阻”的路段主要集中在东西方向,比如近期几乎天天堵车的西津路和东岗东路,自五里铺桥以东至东岗甸子街几乎天天在上演堵车“梦魇”。
而雁滩地区作为兰州市新兴的居住区,许多断头路没有修通导致雁滩成了“进不去”、“出不来”的“堵城”,再加上过境车辆无路可走,段家滩路成了维系东部集贸物流市场与雁滩、盐场堡、大砂坪北出口的重要通道,因此,段家滩路成了多年以来最拥堵的“蜂腰地段”。
而这些问题只有一个解决途径,那就是修建东西向主干道和东西向过境通道,这个结论早在十几年前南山路开始论证就已成专家们的共识。在这种迫切需求下,南山路于2009年开工,北环路于2010年动工。其中南山路绿色市场至东岗立交桥段计划于今年国庆前实现通车。
前不久,雁滩605号路东延段,即自段家滩至东岗立交桥衔接段已进入招标阶段,一旦该路打通,困扰雁滩至东岗的交通问题将得到极大缓解,东岗东路车流也将得到分流减压。“ 南山路一旦修通,就能缓解整个东城区的道路压力,自东岗至西柳沟多一条主动脉也能有效分摊滨河路、西津路车流,车辆通行有了更多的选择,东西拥堵的问题便迎刃而解。”陶世雄说。
“但是无论是南山路还是北环路,这样大规模的道路工程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保证,而实际上这两条主干道都因为资金问题而举步维艰。”一业内人士透露说。
经记者走访调查,由于受拆迁等因素影响,南山路全线处处存在资金不到位的停工局面。面对融资困难等现实问题,“BT”项目北环路自去年动工以来至今进展缓慢。
“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应该有一个专门研究交通的机构。每天都有人对城市交通流量进行调查、数据分析,对症下药地进行交通整治管理工作。”
目前,从交通路网的情况来看,城关中心区95%的道路基本建成,在地铁线、南山路、北环路都还未修通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畅交通”呢?
为了在有限的道路资源基础上加大车流通过率,政府部门也委托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对城区道路交通提高管理和利用水平。如南京交通研究所和兰州理工大学正在联合进行《城关畅交通试验规划》,对城关区汽车流量进行调查,分析整个兰州路网结构,考虑能否通过对交叉口改造、单行、智能化交通信号灯设置等办法缓解交通压力。
“如何通过对信号灯配时更合理、交通标识划线、近的交叉口进行科学优化,使一路上的交叉口形成合理的交通流,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水平这也是‘畅交通\’的重要部分。比如实现‘绿波\’效果,车辆在行驶时遇到一个绿灯就会在各个交叉口一路绿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在广场西口什字,城关交警大队一负责人介绍说。
“我怎么感觉经过改造的所谓智能化什字效果不大,路少车多再怎么优化改造作用都不大!”习惯了粗放式驾车的出租车司机老王对这种繁琐的交通标识和划线还不太适应。
“目前来看,解决兰州的交通拥堵没有好的办法,一方面车辆拥有量超标,道路有限;另一方面却鼓励汽车工业要发展,这本来就是自相矛盾的。”一路桥专家这样认为。
兰州市民发现每天的出行还是越来越堵,这似乎与兰州市“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努力提升城市品位”不相一致。
“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应该有一个专门研究交通的机构。每天都有人对城市交通流量进行调查、数据分析,经过连续调查,哪个地方出现症结,如何进行优化?是改造成单行道还是进行交叉口改造,或者建设立交进行交通疏导,就可以对症下药地进行交通整治管理工作。”陶世雄这样建议。
“我个人认为,兰州市的城市建设不是一盘棋,兰州市能不能少开工几个工程,重点保障南山路和北环路,先把拥堵的问题解决了再去锦上添花?”一城建专家这样建议。
■本报首席记者 石玉龙 实习生 汪明月 寇玉婷
新闻推荐
本报讯(首席记者 梁峡林)11月18日,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甘肃培训班第一期开班仪式在兰州交大举行,根据计划,甘肃省将于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期间,在兰州、天水、临夏、金昌、庆阳等地分...
临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