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瑜文和护士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检查身体
4月23日一大早,家住城关区雷坛河社区的王女士带着4岁半的女儿就近来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孩子又感冒发烧了,这几天嗓子干疼干疼的,而且咳嗽不止。我们一旦有病就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这里不仅很方便,而且很放心。”王女士说。
这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临夏路街道北园小区,服务站的主人是缪瑜文。因为热心助民,他深受居民的信任,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最美小巷医生”。
社区大名人
缪瑜文今年43岁,他的社区服务站在雷坛河社区很有名气,街坊邻里谁有个头疼脑热,或者深夜突发疾病,都会就近到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基本都能解决问题。缪瑜文也是社区里的“名人”,他的医术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
1993年从兰州市卫校毕业的缪瑜文,后来又在当时的西北民族学院学习临床专业,毕业后曾在兰州医学院附属一院东站分院工作了一年多。为了圆上自己的创业理想,他主动辞职,于2000年创办了自己的诊所。期间,他还主动到市内多家医院的多个科室进修学习。
“人到一定年龄,更多的想的是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缪瑜文说,雷坛河社区是一个老城区,老年人多、外来人口多、贫困居民多,面对这些低收入家庭,他就把治疗费、医药费降到最低。来社区服务站看病的都是街坊邻居,他更要把服务做好,让大家满意。2007年,他经营了7年的诊所转为社区卫生服务站。
上门来服务
雷坛河社区里的三无老人、低保户、残疾人较多,为了给腿脚不便的老人检查身体,缪瑜文每天都拿着血压计、听诊器,背上医疗箱走家串户上门服务,有时一天就要跑十几户。跑得多了,他渐渐积累起了经验,为需要上门服务的每一位困难老人建立了“病情档案”。老人的名字、住址和电话都写在上面,旁边还注明糖尿病、高血压、脑血栓后遗症等病情。缪瑜文指着老人的信息告诉记者:“这些老人大都是空巢或是病情较重,我有空就给他们打电话问问情况。”
4月23日上午,记者跟随缪瑜文走进社区,时不时就有老人跟他打招呼。66岁的张大妈远远就走过来拉住他连连道谢。原来,前不久张大妈因为高血压头晕不适,可孩子们又不在身边,她只好给缪瑜文打电话求助。“没想到,一打电话,缪大夫马上就跑到我家来。”张大妈说。
随后,缪瑜文来到家住北园47号的李晓梅家,拿出血压计为坐在床边行动不便的李晓梅测了起来。今年48岁的李晓梅身体二级残废,患有高血压,是低保户。得知她的情况后,缪瑜文会定期上门诊断看病,打电话随叫随到,而且从不收费。邻居们说,如果有老人突发疾病或身体不适,缪瑜文和其他社区医生接到电话后都会及时上门,为老人治疗。
读懂老人心
“小孩拉肚子了,有什么东西吃了能止泻吗?”“老太太早上有点头晕,要紧吗?”很多居民在生活中碰到各种不适后,嫌上医院麻烦,就打电话向缪瑜文咨询。作为社区医生,缪瑜文的手机24小时开通,即便是深夜或休息日,也会根据情况给居民指导。只要给缪瑜文打过电话了,居民的心也就放下一半了。
缪瑜文很懂得老人的心理。他经常定期举办社区健康教育讲座和义诊活动,为了让老人喜欢听、听得懂,他每次都要费尽心思,四处搜寻食疗的秘方和保健故事等等。他告诉记者:“大多老人对医疗知识都不懂,只想着吃药,听讲座又感觉生硬难懂,所以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话来讲给他们听。”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4月份,上海、安徽等外地城市H7N9禽流感疫情的暴发给国内的鸡肉消费市场丢了一枚重磅炸弹。近两个月过去了,外地疫情已基本控制,兰州地区也一直没发生疫情报告。...
临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