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晚报讯(记者仇彬曹亮文/图)“我们一起为孩子送点温暖!”本报暖冬行动一开始,紫熙公益助学行的志愿者就在努力,准备为山区孩子们圆一个梦。2013年12月29日,经过150多公里跋涉,志愿者和记者一起,带着新书包、文具盒、袜子等,来到临夏市井沟乡果园山小学,为山区的85个孩子送上新年礼物。
山顶上的小学
紫熙公益助学行的志愿者还在山下,果园山小学带路的陈丽娟老师就指着山顶说:“看山腰那就是我们学校。”在山顶上,隐隐地看见一所蓝色的房子:“平时,老师和学生都是从山底步行到山顶,走快点也需要半个小时时间。”
来到果园山小学门口,孩子们以及马仲林校长等在校门口迎接志愿者,他们使劲地拍着手欢迎大家。天气寒冷,几个孩子的鼻涕流出来也顾不上擦,他们久久地盯着志愿者,眼睛里全是喜悦。马校长说:“前两天,我把志愿者要来的消息告诉了他们,今天一大早,孩子们纷纷跑到学校来了。”
温暖山里的孩子
85个崭新的书包、85个文具盒、200双棉袜子、6双老师穿的球鞋、1个篮球、1箱书还有铅笔、橡皮、尺子……志愿者将带来的礼物一一分发给孩子们。他们冻得红彤彤的小脸上,满是笑容。
看到孩子们稚嫩的小手却满是冻疮,志愿者从自己的包里取出随身带的护手霜,塞给孩子们。在海拔1800米的地方,志愿者刘珊动情地说:“真希望可以温暖孩子们一颗颗懵懂的心,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看着孩子们欣喜地背着新书包,快乐地笑着,让人不禁心中一震。“山里孩子的心愿一直都是那么简单,那么容易满足。”陈丽娟老师说。在志愿者眼中,书包里装的不仅是书本,还是一份份的“关爱”。
当一份份很平常的礼物送到孩子们手中时,五年级的张晓玲抱着发到手里的书包,狠狠地亲了一口,粉红色的书包把她冻得已经红扑扑的两腮映得更红。张晓玲的这个熊包与她矮小的身形不成正比,她说:“旧书包从学前班起就陪着我,今天突然发了一个新书包,特别激动。虽然旧书包的拉链全都坏了,但是我还是想用旧书包。”当志愿者不解地询问时,张晓玲说:“有了这个新书包,上了初中就不用再买了。”随后,她抱着新书包,一溜烟地跑向了满是霜冻的水泥乒乓球台,打开塑料包装纸,翻来覆去地端详着书包。
分发完礼物,孩子们兴奋地背着那份“满满的爱”返回教室,距离教室只有几步路的距离,仍然不时地回眸,只是想永远记住这一刻,记着他们没被山外的人“忘记”的这一刻。
这里的孩子早当家
杨海瑞,9岁,果园山小学三年级学生,本该稚嫩白皙的小脸上却是皴裂的伤痕,鼻涕还挂在脸上,但是“小伙子”举手投足间像个小大人。返回教室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新笔袋不见了,他有点儿沮丧,静静地坐在凳子上,绷着小脸儿不说话。10分钟后,当老师在操场上找到新笔袋时,他兴奋地笑着打开了话匣子。“班上我家住的最远,每天要走将近一个小时路,7点不到就要出门。坐在旁边的两个女同学跟我是一个村子的,我还得保护她们回家。”孩子很诚实,他告诉记者,自己学习并不好,不过以后会努力的。
像杨海瑞一样,家距离学校远的孩子还有很多。老师说,这些孩子每天都是自己上学放学,因为经济困难,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孩子们平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自立能力都很强。记者看到,这些山里的孩子,他们穿着并不干净整洁的衣服,小手儿、脸蛋上都是冻伤,但是孩子们的眼中,却充满了对读书的渴望。
新闻推荐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许晗)2月12日是春运第28天。受昨日凌晨降雪影响,当天市内11条公交线路再次暂时停运;由于道路积雪结冰以及部分高速公路路段实...
临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