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堵塞已成常态
交警在车流中指挥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晓刚文/图)近日,天气一日三变,忽冷忽热,加之道路拥堵,一则网友改编的段子在网上颇为流行,“如果你在兰州的朋友很久没联系你,请不要责怪他们,他们可能:1.突然热死了;2.突然冷死了;3在路上堵死了;4.堵车的时候饿死了;5.堵车的时候憋死了;6.堵车的时候气死了……”虽是调侃,却也折射出了市民对堵车的无奈和关注。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兰州市中心城区堵车已经变成常态化,呼吁市民绿色出行,尽量选择乘坐公交车或步行。
面对堵塞交警很无奈
家住临夏路的张先生在雁滩上班,每天都需要早早出门。5月12日早晨,张先生7点多驾车出门后,临夏路上的车辆已经排成了长龙。“文化宫堵死了!”“鱼池口不动弹了!”打开收音机,里面也是听众们通过微信平台不断播报的堵车信息。张先生好不容易“挣扎”到南滨河路,结果又在金昌路口、平凉路口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塞车。而雁滩桥十字更是堵得厉害,短短50多米的路走了足足15分钟。
昨天16时,记者从商学院丁字路口到鱼池口,不足600米的路段,所有车辆几乎都是蜗行,一路走走停停,路码表上的指针基本上都在“0”的位置。由于东升饭店门口道路施工,十字路口南侧部分道路进行了围挡,该十字路口由南向北三个车道在十字路口变成了一个车道,由北向南也被“挤”成了一个车道,导致道路通行能力非常差。尽管鱼池口和东升饭店十字都有交警指挥交通,可是面对潮水般涌来的车流,交警唯一能做的就是指挥车辆各行其道,即使哨子吹得震天也改变不了行车缓慢的现状。
呼吁市民绿色出行
“兰州市如果停电,一分钟都离不开交警。”一位市民坦言,一旦十字路口停电,此时如果没有交警第一时间赶来疏导,原本拥堵的道路将在短时间内变得“混乱不堪”。记者从兰州市公安局了解到,兰州市主要的拥堵路段是西站双洞子、硷沟沿铁道口、旧临夏路、中山桥南、南昌路东湖宾馆、天水路雁滩桥十字、城关黄河大桥、鱼池口等地。堵车的时间已经从“五一”前的早、中、晚高峰期向全天延伸。记者调查发现,道路围挡和车流量大是造成拥堵的主要原因。因为轨道交通施工需要,建设单位对兰州市部分路段进行了围挡,随着轨道交通工程的日益推进,围挡的路段会不断增加,届时,兰州市道路交通将面临严峻挑战。交警部门呼吁市民绿色出行,文明出行、尽量选择乘坐公交车或步行。市民则对目前正在安装的自行车租赁系统充满了期待。
相关新闻
东岗交警全力保畅通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桑杰才让文/图)自天水中路“上跨下穿”工程施工以来,东岗交警大队制定多项缓堵保畅措施,人员、装备及后勤保障全部向施工路段倾斜,大部分交警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坚守在一线。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天水中路时,由于十字路口开挖,大大压缩路口面积,在这里任何一点可利用的空间都被用来加快通行,执勤的民警和劝导员都没有支遮阳伞,暴露在初夏炙热的焦阳中,因为支一把遮阳伞就要占据一个车道的空间。而在十字中指挥的交警站在滚滚车流中,忽前、忽后不停地依车流的变化改变位置,既要保障路口交通有序通行又要注意自身安全。
据交警们介绍,他们不仅承担着施工路段的四处固定疏导岗,还担负着辖区道路的正常巡逻、轻微事故的快速处理工作和各项勤务与专项整治活动,正常的下班时间不得不由原来的20时延长至23时,即便是这样,休息依然得不到保障,部分交警和协警已经连续4周没有休息了。由于施工单位不时地挖断电线和信号灯线,纯手工作业是每个交警必备的,没有信号灯辅助一个班次要打上千次手势,到了高峰时间一个路口要多名交警互相协调指挥交通,警力不够怎么办?下了班的再喊回来加班。
据了解,在道路施工期间,东岗交警大队在天水中路“上跨下穿”施工路段设立四处交通指挥疏导岗、安装交通指示、提醒标志、通过新闻媒体发布路况信息,让广大机动车驾驶人及时掌握路况信息,合理选择绕行线路,实行车辆远端分流、局部微循环,最大限度利用道路资源,提高通行能力;其次,加强对施工单位监管,督促施工单位抓紧施工、文明施工,尽可能少的占用道路资源。在道路施工期间,承担疏导任务的二中队民警全警动员,全员上路执勤指挥疏导交通,他们采取徒步和摩托车巡逻方式,加强对施工路段监管,严查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对轻微交通事故做到快速出警快速撤除现场恢复交通,全力做好疏堵保畅工作。
新闻推荐
同仁 兰州 临洮 天水 平凉 第十三届环青海湖自行车赛路线图新华社图片兰州晚报讯(记者罗嫣)5月22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青海省人民政府...
临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