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苏晓摄 晚报记者苏晓摄
首席记者于永昭摄
兰州晚报讯(记者华晓婧徐倩影苏晓文/图)2015年1月1日,由兰州市书法家协会、兰州晚报、甘肃常安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0余名参赛者在家长的陪同下,齐聚薇乐花园。
舞文弄墨各显神通
1月1日早上9时30分,薇乐花园网球馆内墨香四溢,200余名小选手已经在各自的参赛桌前就位。
儿童组的参赛者略显紧张,不时向站在观众席的父母望去,9岁的亦优是第一次参加比赛,她不停地把头偏向站在五米外的父母,为了缓解女儿的紧张,妈妈用无声的口型鼓励她不要紧张。而少年组的参赛者,较为从容,没有过多的紧张。
上午10时整,书法比赛正式开始,所有参赛人员提笔弄墨。横一笔竖一划,行、隶、草、楷。由于参赛桌为统一高度,选手们身高不一,一些较高的选手不得不扎个马步。比赛正式开始后,评委们也坐不住,起身在场地里观看选手们的比赛进展。
锻炼在先得奖在后
参赛者李承轩从6岁开始学习硬笔书法,8岁学习软笔书法,他学习书法完全是受到家人的熏陶。“写字要静,对于男孩子来说,确实挺难的,确实开始我们就培养他的兴趣,没想到他越写越好,越写自己越喜欢。”承轩2008年开始参加参赛,成绩一次比一次好,他说每次参加比赛都是一种突破,之前写隶书经常获奖,后来练习行书、赵体,买来字帖练了两个月,这次参赛以赵体来写,为了参加比赛,他还特地拉着爸爸去隍庙买了一支新毛笔。
9岁的参赛者刘昱彰,因为父亲平常喜欢写书法,他看了也要学,现在的刘昱彰偶尔还会自我发挥创作,2013年他参加“全国双龙杯书法比赛”还获得了金奖。“这次来参加比赛,想让他看看同龄人是怎么书写的,这样对他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刘爸爸说道。
王卢毅是本届比赛中年龄最小的选手,从小和姥爷一起练习隶书,每天坚持写两三张。虽然卢毅学习书法还不到半年。卢毅的父亲说:“开始老师觉得他笔法不太稳定,劝他先不要参加比赛,但是卢毅自己坚持要来。参加比赛也不是为了得奖,孩子还小,就当来锻炼。”
比赛办得好希望年年办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比赛,孩子们昨晚都睡不着,这次我带的好几个孩子都住的比较远,他们早上5点多就起床了,路上挺快,早早就到比赛现场,熟悉熟悉现场环境。”程立为老师带着5位学生参与本次比赛。他说,兰州颇具规模的书法比赛,并不是很多,但是孩子们需要多锻炼,参加比赛也是历练自己的一种方式。
本次比赛还吸引了伏羲教育试点的学生,他们分别来自天水、平凉、临夏、定西、兰州等全省18所学校,共19名学生参加比赛。平凉崆峒文武学校的李文强和杨智学习书法有一段时间,这次是第一次参加比赛。由于学习时间不长,在掌握笔法、结构、下笔轻重还很不足,来之前,指导老师还叮咛他们写一些古诗词,尽量选择结构、笔法都简单一些。“今天看了其他选手的字,觉得自己写的不好,以后真得加强练习,争取明年参赛可以拿奖。”李文强笑着说道。
经过60分钟比赛,现场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严格筛选,优胜作品已经产生。获奖名单将在1月9日的《兰州晚报》刊登,请参赛者和家长们关注。
新闻推荐
兰州晚报讯(记者张鹏伟实习生张建梅)第二届“志愿者关爱行动”暨“寻找甘肃最美志愿者”大型公益活动由本报与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共同发起主办,1月23日启动。报名开始...
临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