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银行”助贫困户进入市场
临夏州金融扶贫模式调查(上)
本报记者 杨世智 实习生 张静 屈雯
临夏,古称河州,曾以茶马古道商品集散地而闻名,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因此而称赞说:“东有温州,西有河州”。一年多前,因为创造性地推出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这一金融扶贫模式,临夏再一次引起省内外关注。
面对这一新鲜事物,人们曾焦灼、疑虑;如今,皆冰消雪融,代之以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
临夏之“穷”
在州情的概括中,临夏回族自治州将“民穷、县穷、州穷”列为当地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中有多“穷”?数字最有说服力。
先说“民穷”。全州近200万总人口当中,差不多有一半为贫困人口;这里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1亩多一点,而七成耕地又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和高寒阴湿区。甘肃的人均收入在全国倒数,而2012年,这里的农民年均纯收入,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七成,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四成;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也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65%,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6.5%。
“民穷”,决定了“县穷、州穷”。全州所辖7县1市,除了州政府所在地的临夏市,其他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州124个乡镇,仅有21个没有在扶贫开发之列。2012年,全州人均GDP只有甘肃全省平均水平的34.2%,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财政自给率仅为6.11%,最低的东乡县仅为1.66%;7县1市中,有5个县的地方财政收入均不足1亿元。
因为一个“穷”字,曾经与温州相提并论的河州,失去了耀眼的“光环”;因为一个“穷”字,曾经的“旱码头”至今还仅仅是一个“码头”,40万临夏人在外“闯世界”,却难以摆脱“穷根”……
到底怎么样才能不“穷”?
政府不能“失灵”
这一问题,群众在琢磨,当地党委和政府决策层也在思考。
“扶贫问题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扶贫手段,建立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造血\’机制。”决策层认为,要想县强、州强,先得让民富。为此,2013年4月州委州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出了25条含金量很高的措施,在全州加快培育富民产业。然而,政策虽好,落到实处却遇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培育富民产业,无论是种林果、搞养殖还是做加工,贫困农户都缺乏启动资金。找银行贷款,无抵押、无担保,已经让普通农民贷款很难,贫困户贷款就更是难上加难。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不能失灵”。决策层通过请教专家,并借鉴外地经验,决定按照“政策奖补+资金互助+临夏籍商人带动+各类优惠贷款”的模式,建立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探索一条符合临夏实际的金融支持扶贫开发之路。其中,州委州政府多方筹措资金5亿元,向每个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政策奖补50万元,需要启动资金的贫困农户每户注资1000元,动员本地企业家注资5万至49万元,并吸收慈善捐助等其他社会资金作为补充。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设州总社、县分社、乡镇管理站、村级互助社四级,一级监督一级;贫困农户贷款时,需要1至3户村民联保,3天放款,使用期最高1年,每年支付借款总额的6%作为资金占用费。
州委州政府决策层认为,建立这样一种模式,最终的目的:就是为银行不愿意贷款、被市场排除在外的贫困农户,建立一个金融“场外市场”,为他们脱贫致富提供启动资金“种子”。
农民的政策性“土银行”
对不熟悉的新鲜事物,人们总是怀有新奇甚至焦灼、疑虑,村级产业发展也不例外。
“监管部门批准的金融业务之中没有这项业务,合不合法?”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还在酝酿阶段,一些同志就担心会跟“非法集资”扯上关系。
“让农户注资互助,如果亏了怎么办?”“动员企业家注资,如果企业中途撤资怎么办,亏了怎么办?”事未成,先思败。一些同志细细思量,尽可能考虑周详。
“钱的事情风险大,摊子不要一下子铺得太大,应该循序渐进,先搞试点摸索经验。”一些同志觉得稳妥一点更好。
……
尽管如此,决策层还是决定在全州范围内进行强力推动,按照“成熟一个、验收一个、注资一个、运行一个”的原则,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这样做,“底气”从何而来?一位负责人给出了三点解释:一是任何改革都需要探索,等一切都成熟稳妥了,失去的不是改革的机遇就是发展的机遇。临夏州扶贫攻坚需要“破常规”,如果仍然“四平八稳”地推动,最后的结果可能还是一个“穷”字。二是让贫困农户和企业注资本身就是“大事件”。对贫困农户来说,这件事之所以大,是因为互助社的发展好坏和他一家人未来发展的好坏“绑”在了一起,互助社好了,他一家人的日子才会过得更好;对企业而言,这件事之所以大,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让更多的人来监督互助社的运行。三是建立健全良好的制度,守住资金安全这一“底线”,就能打消疑虑。
事实证明,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很接地气”,使当地贫困农户贷款难和产业发展资金不足得到了初步解决。
截至去年底,互助社覆盖了全州974个行政村,覆盖率达84%,占应覆盖行政村的91%;共筹集资金8.51亿元,截至今年2月底累计发放借款8.1亿元,惠及农户近10万户,还款率达到了95%以上;互助社运行刚开始是“不敢借”,后来变成了“试着借”,如今又变成了“大胆借”;借款额度,当初最高只有5000元,后来变成了1万元,如今又增加到了2万至3万元。
有人说这是农民的“土银行”,也有人说还要在“土银行”前加上“政策性”三个字,因为这是让穷人走进金融市场的“土银行”。
新闻推荐
高速公路收费员骑单车宣传环保倡导绿色出行近日,甘肃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康临高速公路收费管理所员工骑着单车,在临夏市内多处公共场所捡拾垃圾,以此宣传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出行。本报记者齐兴福...
临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