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新闻 临夏县新闻 康乐新闻 广河新闻 永靖新闻 和政新闻 东乡族新闻 积石山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临夏州 > 临夏新闻 > 正文

中小学生该不该拿手机?

来源:甘肃日报 2015-09-02 07:51   https://www.yybnet.net/

中小学生该不该拿手机?

资料图片

记者关注

随着中小学的开学,跟往年一样,一个老话题再次让老师和家长感到纠结:信息时代,不许学生使用手机似乎有些不近人情,而放开让学生使用手机,又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中小学生到底该不该把手机带进校园?

本报记者 齐兴福

手机日渐成为学生必需品

8月23日,是兰州市中小学报名开学的日子。当天下午,兰州市民陈佳佳带着刚刚报名上初一的儿子来到了金昌路选购手机。

“小升初考完试就吵着要手机,没有办法,现在必须要给他买了。”陈佳佳说,给孩子买手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现在孩子离家远了,上学、放学都需要联系。

近年来,手机渐渐成为许多中小学生的必备品。记者在金昌路看到,许多手机店为了迎合家长、学生的需求,打出了“开学献礼,学生手机大优惠”的招牌。一些手机商城内,只要看到家长带着孩子,销售员会迅速拿着一款适合学生用的手机迎上来。

在二手手机市场,也有不少带着孩子前来购买手机的家长。“孩子用的,只要能通话、发短信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买好的。”一位家长这样说。

记者联系了兰州市几位中小学老师,就中小学生持有手机的情况进行了解。据介绍,小学三年级以下用手机的学生很少,五、六年级拿手机的学生能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初中生拿手机的占85%以上,而高中生基本是“人手一机”。

老师和家长都很纠结

陈佳佳耐不住儿子的死缠硬磨,花899元购买了一个智能手机。但她十分纠结:“不让孩子带手机,怕联系不方便;让他带手机,又担心会影响学习。”

跟陈佳佳一样,绝大部分的学生家长对孩子拿不拿手机都非常纠结。

“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多,游戏多。孩子自控能力较弱,如果让孩子用这样的手机,肯定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家住秦安路的锁先生告诉记者,去年,他花1000多元给刚上初中的女儿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半学期后,他被班主任老师叫到了学校。原来,期中考试的时候,她女儿的成绩在班上垫了底。

原本成绩优异的孩子,成绩怎么一下子就下滑了?锁先生再三追问,女儿才承认,她喜欢上了手机里的游戏、QQ聊天工具以及微信,“在学校一有时间就玩,晚上还在被窝里偷偷地玩……”

“问题归问题,但不让孩子拿手机也不行。”无奈之下,锁先生给女儿换了一款只有通话、短信功能的简易手机。

兰州某重点中学初三年级的班主任姜老师直言,学生使用手机有许多弊端,首先是智能手机功能太多,孩子容易沉溺其中,耽误学习。其次,手机在学生中间普及,容易形成攀比之风,有的孩子甚至拿着iPhone 6。再次,一些功能强大的手机,成了学生偷懒的助手,有的孩子遇到难题后,不去动脑筋,而是直接上网找答案。另外,手机上网后,孩子很容易受到不良网页、观念的腐蚀,不利于孩子成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中小学生该不该使用手机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定,各个学校的管理方式也各有不同。有的学校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有的学校则比较宽容,只要求学生上课期间不要使用就行。更多学校是“不提倡,也不明令禁止”。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要求学生在上课期间手机关机,其他时间就管不了了。”姜老师说,据她了解,很多孩子回家后,看似是关上门在学习,实际上手机一直在联网,一边写作业,一边还要跟同学聊天、玩游戏。

“有时候,课余或是其他休息时间,中学校园里会出现‘低头族\’,孩子们拿着手机,低着头,玩得忘乎所以,直到上课铃响了,才恋恋不舍地关上手机。”城关区某中学教导主任谢老师说。

孩子拿手机都在干什么

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孩子使用智能手机会影响到学习。那么,孩子们拿手机除了通话联系之外,还在干什么?采访中,记者随机走访了12位中学生,其中11位孩子用手机上过网,另1位孩子的手机被家长关闭了上网功能。11位上过网的孩子,全部用手机上过QQ,其中的5人还申请了微信账号。

采访中,初三学生小Z告诉记者,他使用最多的就是QQ聊天工具,最方便的是可以跟同学问一问作业题。小Z的QQ好友有70多个,有小学同学,有现在的同学,还有认识的其他一些朋友。此外,他还加入了6个QQ聊天群。

七里河区中学老师甘老师曾在班上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很多孩子喜欢通过QQ空间晒一些自己的照片,然后发动同学们给自己点赞、评价。许多班都建有独立的QQ群,但有老师参与的群,基本是“废群”,几乎没有人说话。而没有老师的QQ群里,大家都很活跃。除了攀比手机,一些孩子之间还比较谁的网友多。为了炫耀自己的网友多,有的孩子通过各种渠道添加陌生人,殊不知,这些做法,给他们的成长留下了隐患。

手机进校园重在因势利导

中小学生该不该拿手机?采访中,大部分的学生家长、老师认为,手机走进中小学校园,弊大于利。

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莫兴邦说,研究表明,手机游戏或网络游戏,绝大部分都具有成瘾的后果,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严重的危害。其次,一些学生在校离不开手机、回家离不开手机、三更半夜还在玩手机上网,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另外,手机消费额外增加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

莫兴邦称,手机对于中小学生的冲击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由于中小学生愈来愈沉迷手机,导致的问题层出不穷,限制学生使用手机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目前,韩国、日本、法国等都先后出台了禁止、限制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规定。比如,韩国首尔规定,公立中小学的学生在校期间一律不能使用手机。准许高中生携带手机,但到校后须将手机交给学校集中保管,放学后还给学生。

在甘肃省,这样的争议也一直存在。由于教育部门没有硬性的规定,很多学校、老师对此的看法、做法也不尽相同。几年前,临夏市某中学校长怒砸学生手机的事件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如果引导得当,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也有很多好处。”甘肃德合律师事务所律师成震海认为,除了联系、沟通功能,智能手机其实就是一部完整的电脑,其自身带有的许多功能很多都能应用到孩子的学习当中。如时钟、日历和闹钟功能,是孩子们必不可少的助手。一些手机可以安装大量与学习相关的软件和应用,如新华字典、汉语成语大辞典、英汉词典、同步辅导教材等,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辅助工具。

成震海认为,作为信息社会的一种重要沟通工具,我们不应该完全剥夺孩子们的这项权利。对于学生使用手机,既不可一味严堵,更不可放任自流,需要学校和家长一起妥善引导、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手机的正当效用,让手机成为学习、生活、休闲的有力助手,而非“困于”手机。

新闻推荐

引黄济临工程一标段一级泵站施工正酣

引黄济临工程一标段一级泵站施工正酣引黄济临工程一标段一级泵站施工正酣。这一重大水利民生工程将使临夏人吃上黄河水的梦想变成现实。民族日报记者尹始学马海山...

临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小学生该不该拿手机?)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