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载风霜砥砺,一代又一代卫校人用心血和汗水培育了数万名优秀的毕业生,她们从这里走向社会,成为临夏州医疗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
44载薪火相传,州卫校始终坚持以特色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努力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模式。
44载创新不断,每一次创新都是把握发展脉搏、顺应发展需求的结果。
……
州卫校用激情、责任铸就了一块块金色奖牌:学校先后获得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临夏州民族团结示范学校等多项殊荣。
特色一:夯实基础持续提高办学水平
州卫校是临夏州唯一一所全日制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已具有44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为成立于1956年、我国第一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琇瑛女士首任校长的北京市第三护士学校。六十年代末,为支援大西北,从北京迁至临夏,1972年正式命名为临夏回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学校占地面积9708.14平方米,建筑面积20010平方米。近年来,学校先后投资56万元用于改善教职工办公条件和学生学习、住宿条件,购买了价值19万元的图书,投资119万元在所有教学场所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实现多媒体教学全覆盖,完成了投资260万元的国家护理实训项目。
人才是立校之本,是事业发展的基础。虽然近几年州卫校没有新生力量的加入,但该校仍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通过国培、省培等项目,对学校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在该校有教职工90人,其中高级职称24人,中级职称41人,“双师型”教师19人。同时,学校与兰州大学、州医院、州中医院等达成长期合作协议,聘用10余名医护专家、骨干为兼任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与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特色二:集中力量打造优势专业
州卫校现有普通中专、成人大专、成人本科三个办学层次,以普通中专为主要办学形式,开设有护理、助产、农村医学、口腔修复工艺等具有特色的专业。成人专、本科开设临床医学和护理两个专业的教学。
护理是该校的品牌专业。40多年的历史积累和传承,使这个专业的人才丰厚、技术精良,制度科学完善,教学经验丰富精湛。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该校从2012级护理专业学生开始,根据学生对就业与升学的选择,将学生分为就业班和高考班两个层次,按照不同的培养目标实行分层教学。“十二五”期间,该校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保持在6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20个百分点,在全省名列前茅。
见到康亚玲时,她正在看书,这个不善言辞还有点腼腆的女孩,却“身怀绝技”,是学校护理专业学生中的佼佼者。今年3月底,在全省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护理技能比赛中,康亚玲代表临夏州参赛获得一等奖,并代表甘肃省参加了全国比赛。“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多练。比赛获得一等奖,也证明了我的付出,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当问到有没有什么学习的“秘籍”时,她淡淡地答道。
近年来,州卫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内涵式发展和精品学校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10年该校在全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2011年在全省卫生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据统计,2012年至2016年,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该校学生共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28个。
(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随着降雨高峰期的来临,临夏州境内各路段降水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倍,为了安全度汛,保障辖区各路段安全畅通,近日,临夏路政执法处全力开展汛期...
临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