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夏州公安消防支队牢记职责使命,筑牢忠诚警魂,努力建设“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消防队伍,以创建“平安河州”“和谐临夏”为目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的重要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双拥共建”和“***”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2013年以来,支队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今年1月,荣获2011-2014年度全州无偿献血先进部队荣誉称号;今年3月,被州委州政府授予“消防卫士,爱民模范”荣誉称号。
一、抢险救灾,维护稳定保平安。
自2013年以来,支队改革“六熟悉”日常应用模式,普查消火栓2000余个,加快练兵模式转型。开展勤务实战化练兵,针对高层、地下、人员密集场所、建筑工地、化危品泄露和交通事故灾害演练百余次,举办全州勤务实战化比武竞赛,完成全省(临夏)应急处突综合演练,部队灭火救援能力得到不断锤炼。支队自2013年以来共接警出动2000余起,出动人员12000余人(次),出动车辆2500台(次),抢救被困、疏散人员400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9520.4万元。成功处置了“802”广河特大暴雨泥石流灾害、“4028”兰临高速化危品爆炸和"9o4"天然气管道破裂泄漏等急难险重灾害事故200余起,参与“7023”岷县地震救援,充分发扬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精神,树立了公安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群众的高度赞誉。
二、双拥共建,警民融洽筑和谐。
一直以来,临夏州公安消防支队始终继承和弘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持续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军地之间、军民之间建立了甘苦与共、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了军地双方同步发展、同步提高。四年来,支队与临夏市折桥镇苟家村老庄社、章家社建立扶贫帮困点56个,结成帮扶对子95个,慰问贫困居民72户,为帮扶户办理惠农贷款32笔、共计发放贷款90余万,美化市容市貌105次,购买垃圾车,向苟家村捐赠价值20余万元的路灯和松树用于苟家村文化广场绿化、亮化建设,积极开展农村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受到了州、市“双联”办和人民群众的一致称赞。在春节、“八一”等重要节日慰问烈士遗孀、抗美援朝老红军,组织开展义务植树、义务献血、“3·5”青年志愿者服务、捐资助学等活动,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提升了全州消防部队整体形象。圆满完成***、精准脱贫工作,2016年6月,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统战部、省民委评为“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7月,被临夏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2015年***精准脱贫工作先进集体”。
三、排忧解难,牢铸军民鱼水情
临夏消防支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为民谋福利、为民排忧解难。近年来,支队不断加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实行执法全过程阳光公开,对办结案件实行“每案回访”,邀请少数民族社会监督员参与重大执法活动,对群众满意率低的单位或个人实施责任倒查。为解决辖区群众吃水难的问题,4年来,支队多次组织官兵为辖区群众送水,有效解决辖区群众吃水难问题。每逢临夏进入雨季,居民院内积水较多,支队在第一时间组织官兵为居民排水,保证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四、铁腕整治,火灾防控持发力。
临夏消防支队始终保持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高压态势,24小时实施不间断、全覆盖式的监控,并与网监支队建立联动处置机制,全力推进冬春火灾防控、夏季消防检查等专项整治活动,州政府16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全州公安消防机构严格执行“四个一律”要求,检查单位3.35万家,整改火灾隐患4.15万处,立案处罚756家,临时查封394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乔栋明)近日,州安监局会同东乡县安监局对临夏至合作铁路黄家岭隧道、东乡县坪庄沟上游综合整治与开发项目、临夏市折桥至定西红旗乡二级公路...
临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