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霞
及时监测预警成功避险
今年7月7日,永靖县国土局在进行地质灾害排查时发现西河镇陈家湾台塬耕地出现多条拉张裂缝,随时有下滑可能。
针对这一险情,该局立即划定警戒区、竖立警示牌,禁止车辆行人进入,并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7月25日,陈家湾台塬发生滑坡,由于监测预警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同样,在去年4月29日7时55分,盐锅峡镇黑方台罗家坡段发生第一次山体滑坡。该局第一时间与镇政府沟通,划定警戒区、竖立警示牌,积极疏散滑坡区受威胁群众。10时54分,该山体再次发生滑坡,因预警及时,提前转移疏散滑坡区附近群众和企业员工450人,成功避让了一起特大型滑坡地质灾害。5月1日上午9时50分,西河镇大房台发生山体滑坡。由于县国土局、镇、村于4月30日上午提前在该区域划定警戒区,封锁道路,因此避免了人员伤亡。
一起起灾害事故的成功预警和避险,保障了群众人身安全和财产的损失。每起灾情险情发生,该局第一时间会同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安排专人进行24小时值班监测,进行处置,严防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别是7月24日,太极镇孔寺村发生滑坡后,该局及时邀请省监测院进行勘查,做出准确的防治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永靖县全县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05处,遍布17个乡镇,易发地质灾害面积880.7平方公里,8.2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受到威胁。针对全县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突发性强,危害性大,防治难度大的实际,永靖县通过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突出科学防灾减灾,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一项关乎群众的大事要事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群防群治保障群众安全
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永靖县成立地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和监测小组。全县建立村(组)监测小组150个,确定监测员156人、信息员877人。把镇村、机关、学校、企业等纳入监测网络,形成了县、乡、村、社四级群测群防体系。县政府每年印发实施《永靖县地质灾害防治年度方案》和《永靖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乡(镇)也相应编制各自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预案以及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抓落实。从而变部门防灾为社会防灾,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局面。
永靖县国土局加强与公安、民政等部门和各乡镇的沟通协调,共同组建了全县地质灾害应急队伍。该局组建了20人的地灾防治应急分队,购置了应急服装和设备,设立应急避难场所14处。每年汛期,联合气象、民政、公安、卫生等部门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设立汛期值班室,坚持领导带班,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
每年汛期前,该局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并与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签订《技术服务支撑合同》联合开展排查、巡查及应急调查工作。为加大治理消除隐患,针对汛期险情,该局积极联合县防汛办,对该区域乱打乱建、私采滥挖等进行了全面拆除和清理。近年来,永靖县先后投入约4000万元,实施永靖县柏林子石灰岩矿区恢复治理工程等项目。今年,计划实施城区河南不稳定斜坡灾害治理工程、太极镇大沟泥石流沟等灾害治理工程,从根本上彻底治理隐患。
为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服务保障能力,该局每年还落实经费10万元配备滑坡裂缝报警器、铜锣、手提喇叭等专业硬件设施;对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盐锅峡镇、西河镇的地质灾害监测员、信息员及时发放监测补助经费;每年主汛期特邀请省监测院专家对全县的监测员和责任人进行地质灾害应急避险知识培训。
随着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健全,科学防灾减灾工作的实施,永靖县已牢牢筑起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屏障。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承斌)月日至日,省地方海事局在永靖县举办年全省验船师适任统考考前培训班,共名考生参加。此次培训以内河小型船舶营运检验适任制考试大纲、船体部分、轮机及电气部分、船舶法定检验相...
永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