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力量总让你感动,有一份情感总让你动容。虽然现代社会多了冷漠与浮躁,但震撼人心的依然是爱、诚信、公正……在我们身边,有无数的普通人,做着一些看似寻常的小事,却有着平凡而伟大的力量。为展现平凡人道德风尚,传播社会正能量,现推出“身边好人好事”专栏,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
11月9日,网友转发的一张照片感动了整个临沂。照片中,一名男子坐在候诊区的铁椅上,将瘦弱的老母亲抱在怀里为其取暖;老人手里捧着杯子,身上披着一件大大的衣服……
□本报记者 王珊珊
今年46岁的李儒宝没有想到,他会因为这张照片成为感动无数人的“网红”。很多网友留言说,照片“像是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许多临沂人”。
李儒宝,这位朴实的农家汉子,是费县梁邱镇北王庄村的一名普通村民。11月8日下午,李儒宝的母亲裴明荣突然肚子疼得厉害,一度陷入了昏迷。一家人赶紧叫了救护车,李儒宝和大哥李文儒、大嫂孟宪霞、妻子裴厚敏等人一起,将老人送到了费县人民医院。
到医院后,兄弟俩轮流抱着或背着母亲上下楼做血液化验、B超、CT等检查。下午5点半,在拍完CT后,李文儒赶到取片窗口等着拿检查结果,李儒宝和母亲就坐在椅子上等待。“那天很冷,我坐在椅子上都觉得很凉。当时走得急,母亲穿得很单薄。我怕母亲冻着,就把她抱在怀里。”李儒宝说。老人捧着的水杯也是她的俩儿媳妇灌满了热水让她取暖用的。
这一幕场景被费县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樊爱法看到了,当时她正要下班回家。“我都已经走过去了,可又觉得这个场面很温馨,忍不住折回来问问。”樊爱法说,“那一刻,瘦弱的母亲在儿子怀里,就像是母亲抱着自己的婴儿。我也是做母亲、做儿女的人,触动很大。”樊爱法深受感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用手机拍下了照片,并上传到朋友圈里。没想到,樊医生的亲朋好友纷纷留言点赞,甚至转发。就这样,这张照片迅速在朋友圈传播开来,并被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另一边,因为不会上网,新闻照片的主角李儒宝对自己意外“走红”一无所知。
在梁邱镇北王庄村,李儒宝面对来访的记者红了脸。“很平常的事,你们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谈起当时的情形,李儒宝这样说,“老人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把咱抱大了,现在她76岁了,年纪大了身体不舒服,尽全力伺候她是我们做儿女的应该做的。”
52岁的大哥李文儒对弟弟的做法也觉得很正常。李文儒说:“亲娘身体不舒服,抱着她让她暖和是我们当时所能做的事儿。我们没有考虑太多,就是做了应该做的。”
在北王庄村,李儒宝的行为并没有在村民中引起太大的震动。“裴明荣和丈夫李以民一共有两儿两女,现在老太太和老伴都住在大儿子李文儒家。村里老老小小都知道,李文儒、李儒宝他们兄弟都孝顺着呢。”北王庄村村委会主任李善才告诉记者,今年4月,因为孝敬父母,李文儒作为一家人的代表,被评选为费县“善行义举四德榜”上榜人物。到现在,他的照片和事迹还张贴在县城道德广场的宣传栏里。
谈起儿女,父亲李以民一直竖着大拇指说“顶好”。他和妻子裴明荣年纪大了,身体都不好。妻子常年吃药打针,医药费主要由两个儿子承担,两个女儿也很孝顺。“虽然儿女们没有大富大贵,但为人老实、孝敬父母,我们老两口很知足。”李以民说。
在李文儒兄弟俩眼里,父母的为人是他们的榜样,“孝道”是由父母传下来的。李儒宝说,奶奶在世时身体不好,主要由他父母照顾。当时家里穷,下面条就放一个鸡蛋,母亲不让孩子们吃,都捞出来给奶奶;亲戚家孩子满月酒送来喜蛋和麻花,父母也舍不得吃,全分给奶奶和孩子们。“俺母亲个子矮,俺奶奶个子高。冬天早上,母亲给奶奶穿棉裤之前都是先生上火,然后站在板凳上把棉裤烘得热乎了再给奶奶穿上。”
李儒宝的大嫂孟宪霞说:“婆婆做的榜样这么好,就把我们下边小的教下来了。现在父母年纪大又有病,经常打针住院,我们也都得这么照顾他们。”
新闻推荐
■关注费县文旅寿养系列报道之文化篇费县:用厚重文化引领县域旅游发展
□本报记者 徐淑刚通讯员 刘涛 曹振山开篇语:费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高端定位,精准布局,充分挖掘全县资源,利用该县山水石、特色农产品、千年历史古县、红色文化、民间民俗、交通区位等优势,围...
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