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柏建波
兰陵县向城镇朱村借助移风易俗活动的开展,通过大力倡导喜事新办、厚养简葬等思想和观念,营造“节俭光荣、奢靡可耻”的浓厚氛围,倡导良好的社会风俗、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久前,朱村村民徐景霞给小儿子办婚礼,没有大额贺礼,也没有长长的送亲队伍。根据村里《红白理事会章程》的规定,12桌亲友酒席,每桌酒菜价格不超过100元,婚宴总共开销不到1万元。
“现在要轻松多了。”徐景霞说,“要是按照以前得办两天的酒席,得花掉四五万块钱。这回按照新的风俗办,客人来了随时吃饭,吃完就走,很简单。”
向旧礼俗“开刀”,朱村人的观念越变越新。为了革除相互攀比、大肆操办的陈规陋习,2011年,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谁家遇到红白大事,都交给理事会统一简办,村民谁也不能破规矩。
红白理事会的规章制度,事无巨细,对宴席、用烟、用酒、用车等标准,以及宴请人数、次数等都做出具体的规定,如:红白喜事招待饭菜一律十菜一汤,每桌不得超过100元,酒每瓶不超过10元,烟每盒不超过7元;客人上账时烟1盒,吃饭时压桌烟2盒,其他一律没有烟;喜事本村封礼无论多少一律不再请吃,由主家提供一包喜糖(不得超过 3元)……这样下来,把原本的费用降低了一半。
“现在,谁家有个红白喜事,由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监督进行,既减轻了群众负担,又营造了一股团结互助的村风,群众打心里高兴。”该村87岁的老党员宋体祥说。
风气正了,人心也更齐了。朱村通过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全体村民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生产发展中去,形成了以蔬菜为主导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建成了1200亩高标准蔬菜基地。在种植过程中,棚体建设、栽植、施肥、治病、采收全部按照标准进行无公害生产,建立了蔬菜生产全过程质量监测体系。朱村无公害蔬菜不仅成功供应上海世博会,还成功进入沃尔玛、家乐福、华联超市等大型超市。该蔬菜基地,每年能给村民带来人均2万多元的纯收入。
新闻推荐
国网兰陵县供电公司根据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标准化建设改造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筹做好今年配电网建设改造重点工作,切实提升配电网建设改造质量、效率和效益。该公司严格按照要求,强化目标网架引领,开展...
兰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陵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