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以来,一改过去单纯“输血”的粗放式扶贫方式,“找准比较优势、紧跟市场需求、做强特色产业、拉动就业增收”等“造血”式扶贫已经成为当前扶贫工作的一大趋势。在这一过程中,临商银行通过提供精准的优惠信贷支持,一方面加速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和企业的成长,另一方面很好地落实了国有企业的帮扶责任,形成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
产业扶贫铺设致富路
一排排山楂树、梨树在地头铺开,枝头上的山楂、梨子肥硕喜人,“这是临商银行给俺们村贷款种起来的,这笔钱就是‘及时雨\’,大伙儿今秋能有个大丰收!”平邑县铜石镇的果农刘顺平告诉记者,银行和农业的对接,让更多农民甩掉贫穷的“帽子”,奔向致富路。
为加大扶贫脱困力度,临商银行推出惠农贷、果业贷、农户联保贷、农户存单质押贷等系列涉农特色信贷产品,向从事果业经营的收购冷藏企业、罐头加工企业、果业种植合作社等发放用于收购、储存、加工果品所需流动资金贷款,让不少果农、涉农企业从“输血”到“造血”,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据了解,仅2015年,临商银行就累计发放特色产业贷款780笔,贷款余额2.31亿元,有效提高了农业金融服务集约化水平。
普惠扶贫延伸扶贫半径
金融服务网点少、汇款缴费不方便、农资结算难等问题,是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绊脚石”。针对这些实际问题,临商银行坚定“服务地方、服务三农”市场定位,进一步优化网点布局,坚持眼睛向内、重心下沉,向具备条件的县域、乡镇延伸服务网点,近三年新设14家机构中,县域及乡镇占12家,市区2家。2015年新设立8家网点中,7家全部下沉至县域,有效提高了金融服务覆盖面。
目前,临商银行着力推动***,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在资金投量上,集中投向全市重点打造的“一点两区”及各县区确定的扶贫重点区域,增加支持项目,2015年各县区涉农贷款余额 122亿元,增速8.35%,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17个百分点。在贷款结构上,加强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及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的信贷资源配置,2015年全年发放中长期贷款80.96亿元,贷款增速38.2%,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32个百分点。
结对帮扶与百姓心连心
兰陵县向城镇小郭东村贫困户李发勤、蔡永红、田庆德生活困难,为了实现***,临商银行兰陵支行与之结成帮扶对子,为3家贫困户每户赠送10只羊,并联合小郭东村村委会对贫困户羊圈进行了修缮,通过实际行动,真正为贫困户养上了“致富羊”。
帮助贫困户栽上“摇钱树”、养上“下蛋鸡”,结合“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宗旨,近年来临商银行加大对扶贫工作重点村的扶贫力度,制定帮扶计划,确保***。按照全市深化“结亲连心”活动有关要求,临商银行在前期普遍联系莒南县石莲子镇石莲子村192户群众的基础上,确立了56户重点联系户,定期进行入户走访和电话联络,先后帮扶慰问物资15万元,在2015年度全市科学发展总结表彰大会上,临商银行被授予“结亲连心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李会利)
兰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陵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