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讯 近年来,兰陵县高度重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打造宜居城市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以城乡环卫一体化为抓手,不断完善城区环境卫生保洁和长效管理机制,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居住环境,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6月1日,记者走进兰陵县城西北杂院区,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小巷、粉刷一新的墙壁、花香四溢的绿化带。“原来这里是典型的杂居区,常年无人管理,小巷里的路都被居民的小菜园占据,勉强能过一辆车。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臭味熏天。现在环境好了,住得也舒心,邻居们都说幸福感飙升了。”老住户李学亮高兴地说。据了解,在综合整治过程中,该社区共清理各种垃圾915.75吨,粉刷墙面1万多平方米,整治了上千平方米的占路菜园,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在宜居城市打造中,兰陵县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抓好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万元新建公厕40座,已建成投入使用;投资1100元建设日处理能力100吨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厂一处;3座垃圾中转站正在建设;自来水普及工程项目完成工程量的80%;投资1亿多元实施了兰陵路东延工程,新修了珠山三路南段、文化路南段、代村北路一段,新铺设了城区文化路、顺和路、文峰路、抱犊路、大宗山路、兰陵路、中兴路等街道柏油路面,修补了人行道板和路沿石;新建健康步道2条、健康主题公园1处、健康教育一条街3条,安装体育健身设施96套;城中村开展背街小巷硬化400余条、粉刷墙体71万平方米;城区共清理垃圾16万吨,清理垃圾堆放点1200余处;为有效解决城区沿街停放机械和零工占道影响市容市貌问题,新建的机械劳务市场正在积极建设中;为解决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现象,新建泉山农贸市场近期即将竣工;城区小汶河整治即将启动,城区200个户外旱厕除52个拆除外,其他全部进行了无害化改造。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有力提升了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每天,在城区的大街小巷,总会看到一群熟悉的身影,他们身穿橙黄色的马甲,忙忙碌碌地捡拾垃圾、打扫卫生。每天,在城区的大街小巷总能听到一个声音:“环卫处垃圾上门收集时间,请将垃圾放到收集箱内,谢谢合作!”兰陵县环卫处清扫科的王纪文科长告诉记者,500余人的清扫队伍24小时轮流上岗,确保了全县卫生无死角。
兰陵县结合环卫一体化实施,重点对道路沿线、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进行大规模整治,不断完善城区环境卫生保洁和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改善县城整体形象。目前,城区主次街道清扫保洁率达100%,保洁时间在16小时以上;城区设置12条垃圾上门收集线路,覆盖所有商业街道和人员密集路段;机械化清扫率90%以上,道路洒水率96%以上。集中开展“洗脸”工程,累计清理乱扯乱挂883处、乱搭乱建133处、乱摆乱放1076处、乱贴乱画1880处,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1953家,清理电子广告牌120个,拆除多层广告130处。对新华路开展了乱搭乱建、占道经营集中清理行动,共拆除长期性占道经营设施115处,清理占道经营286处,解决了长期困扰附近居民的老大难问题,还道于民。开展了农贸市场整治。北大、代村、龙庄农贸市场活禽宰杀和熟食区提升整治基本完成,达到划行规市、设施完善、卫生保洁。开展了“五小”行业整治。针对小餐饮店、小理发店、小宾馆、小浴池、小网吧等行业特点,分门别类制定整治工作方案。截至目前,累计整治小餐饮店726家、小食品加工店191家、小副食品店1362家、小型理发店共324家、小旅店190家、小浴室31家、小网吧15家。开展老旧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共摸排各类小区297个,根据小区的不同性质,印发了整治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分类实施整治。截至目前,已完成了245个小区的整治任务。开展了建筑工地整治。对照标准,深入实施建筑工地整治工作,目前县城区内建筑工地已基本完成整治。扎实推进除四害工作,县城区共放置毒饵站3.1万个,多次组织集中消杀活动,有效降低了城区内四害密度。通过专项整治活动,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打下坚实基础,营造出卫生舒适的宜居生活工作环境。
(学富 传龙 桂东 徐侠)
新闻推荐
本报7月7日讯(记者柏建波实习生高露铭)今天,市政协主席徐涛到兰陵县督导会宝岭水库防汛工作。在会宝岭水库防汛现场,徐涛详细询问了水库蓄水、发电及周边居民生活状况,听取了水库防汛准备工作情况汇...
兰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陵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