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他的爷爷是抗日积极分子,他的奶奶为八路军烙过煎饼、纳过鞋底。对抗战打鬼子军民一家亲的故事,他从小耳濡目染。他18岁参军,转业后在临沭县多部门任职,因为熟悉那段抗战史,一直参与滨海红色文化纪念园的筹建。2013年退休后,他多方搜集材料,想为后人呈现更真实的历史。
如今年逾六旬的王明善,听说滨海红色文化纪念园获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后,作为纪念园一名义务讲解员,他高兴地说:“只要是宣传介绍与革命历史有关的,只要我知道的,我都会乐意讲给大家听。”
“临沭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山东军民抗击日寇的军事、政治指挥中心,160多位将帅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在这片土地上战斗工作过……”
1954年出生的王明善是地地道道的临沭人,说起临沭的红色文化,他滔滔不绝,能讲上三天三夜。“我是听着抗战故事长大的,爷爷奶奶经常说起抗战打鬼子的这些事。”王明善说,抗战时期,沭河是滨海地区的“红色防线”,他家住在这条红色防线边上的王家贺城村,他的爷爷是村长,也是抗日积极分子;他的奶奶给八路军烙煎饼、纳鞋垫。
18岁那年,王明善入伍当兵;1987年转业后,先后在临沭县民政局、县纪委和县旅游局工作过。
尽管职位变动,对于基地建设,他一直参与其中。“基地建设时,只要是我知道的,我会不遗余力地告诉大家。”王明善说。
2015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批准临沭县滨海红色文化纪念园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听到这个消息,我真高兴。”王明善由衷地说,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在此地浴血奋斗的光荣史,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个载体,让青年人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2013年,王明善退休,但对于抗战时期历史资料的搜集一直没停下。很多人不理解他的做法,问他图什么。“我什么都不图,就想让临沭的年轻人、沂蒙山区的父老乡亲,了解昨天的历史,了解临沭对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王明善说。
每逢有年轻人来滨海红色文化纪念园参观,王明善只要有机会,都会来讲解。“虽然退休多年,但只要是宣传介绍与革命历史有关的,只要我知道的,我都会来讲给大家听。”王明善说,他觉得把红色故事讲给后人听是他的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
新闻推荐
本报6月30日热线消息(通讯员 兆永 记者 英子)孤身一人,当贼成瘾。6月28日上午,曾因偷摸5次被劳教的惯偷房某被临沭警方捕获。今年6月份以来,临沭县石门镇界沟村,接连发生5起老年住户电动自行车、...
临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