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讯 临沭县高度重视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工作,通过强基础、抓产业、建园区、育主体、创品牌,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园区化、品牌知名化进程。截至目前,全县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22万亩、各类园区120多个、地理标志2个、农产品“三品”认证56个,累计注册农业类商标80多个,创建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7件。
高端引领,农业转型升级迈向现代化。该县规划了“一廊、两核、四大功能片区、十大万亩特色产业园区、百个高效特色精品园区”的
“12411”总体布局,并着力构
建农业科技产业体系、绿色农产
品生产体系、农产品加工体系、
农产品储藏物流产业体系、休闲
观光产业体系、会展农业产业体系、农业文化创意产业体系等“七大体系”。沭河沿岸高效生态特色农业长廊正逐步展开,北柳、东油、南林、中粮的区划已初步形成。
搭建平台,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县财政拿出300万元为全县新型经营主体担保贷款,目前已为48家农业经营主体办理担保贷款1845万元。在全市率先搭建县、镇互联的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建立起以县为中心、以镇为单元、以村居为基点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为流转双方搭好沟通桥梁。目前,全县共流转土地24.91万亩。以县农广校、县职业中专为依托,以农技推广补助、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项目为载体,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开展各具特色的教育培训活动。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开展各类培训班230场次,培训专业技能人才1750人、创业人才500人。该县在做好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和农超对接,建立农产品直销渠道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通过建设“淘宝特色中国·临沭馆”、高创中心电子商务园、临沭街道星云电商园、青云镇电商孵化中心、白旄西居柳编淘宝村等重点项目,推动以柳编、粉条、花生、紫薯、瓜脯为主的电子商务业务,年交易额达3500万元。目前,该县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151家,发展种粮大户110家,共登记成立家庭农场444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2家。
探索模式,大力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临沭县积极探索推行“专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集合体、大田托管和企业租用”四种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农户为基础、种植大户为骨干、家庭农场为重点、农业企业为龙头、大田托管专业服务为导向的现代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组织体系。史丹利(荷兰)现代农业示范园、金易德农场、临沂龙潭生态渔业综合产业园、常林高端装备农业科技示范园等20多个特色园区及以大田托管为服务方式的店头镇农业服务中心等项目正顺利推进,将打造成现代农业新样板。目前,临沭县适度农业规模经营正稳步推进,全县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8万亩。
打造品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链。临沭县积极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标志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农产品品牌产业化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目前,该县已累计注册农业类商标80多个;“三品一标”认证累计达到56个;创建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7件;“临沭柳编”、“临沭花生”两个地理标志被全市列入重点培育的区域品牌。“临沭柳编”区域品牌价值达17.83亿元,列全国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排行第74位,首入全国百强。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以兴大、三兴、伊斯德为龙头的果蔬加工业,以金柳、晴朗、鲁美达为龙头的杞柳加工业,以春山绿茶、冠山红茶、御园果茶为重点的茶叶加工业,以盛合、佳士博、虹源食品为龙头的肉类加工业;以常林生物科技、昌盛面粉、蒙香花生油为主的粮油加工业,以华强农业、佳稼福食品为主的红薯加工业6大重点产业门类。 (梁凤华 闫大伟)
新闻推荐
临沭讯 9月15日上午,临沭县选派办督导组同志及县直“第一书记”共16人到玉山镇镇武村、金鸡墩村、朱黄峪村、营子村、凤阳村、姚官庄村和后石河村7个驻点村观摩“第一书记”项目开发工作。观...
临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