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镇党委副书记刘扬介绍,面对相对较多的特殊群体和低收入家庭,青云镇以***攻坚为契机,镇村联动,在摸清村级现状,托清贫困底数的基础上,创新思维,因村施策,探索出了一条与“四德”工程建设相结合的“子女赡养、企业帮扶、社会保障”多渠道增收脱贫的新路子,并于2016年年初,以西朱崔村为试点全面推行。
如今,西朱崔村推行新扶贫路子效果如何?该村主任解志生告诉记者,结合“四德”工程建设,村集体与70周岁以上老人所有子女签订赡养协议,力推“孝德”建设,村委制定最低赡养标准。
其中,对70周岁以上老人,其子女按照每位老人每年不低于200斤粮食、15斤油料、600元生活费的标准给予供应,供应物资由其具有赡养义务的所有子女共同承担,确保责任明确。目前,全村158位70周岁以上老人中,除1位没有子女的和部分子女没有赡养能力未签订协议外,其余的均已签订赡养协议。对70周岁以上建档立卡的11位贫困老人、37户低保户、3位残疾老人,其子女除每年至少为老人提供上述规定的粮食、油料外,还应为每位老人提供1200元以上的生活费,确保针对性强……
同时,该村与企业签订帮扶协议,实施企业扶贫。一是企业给予创业支持,鼓励优秀企业大力实施“电商进村”工程,以此辐射、带动广大村民自主创业,主动对有能力没路子的创业群众,给予面对面的信息、技术指导或资金帮扶,支持其创业,防止其返贫。二是企业提供就业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村民特别是贫困人口、低收入家庭等特殊群体,企业可与其签订帮扶协议,提供从业岗位,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企业可采取帮助其子女等直系亲属从业、创业的方式,达到间接帮助其脱贫的目的;三是提倡本土企业发扬奉献精神,对村内无劳动能力及智障、聋哑、贫困、鳏寡孤独等特殊群体给予一定救助,届时对所有施以援手的本土企业,村集体将优先向上级政府、主管部门争取,为其提供相应的项目资金、先进技术、金融贷款等产业扶持优惠政策。
截至目前,该村已有1家企业实施了创业扶持,带动2名村民成功创业;已有3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帮扶,签订5份帮扶协议,解决8名群众就业问题,实现3名贫困群众脱贫;已有2家企业实施了爱心救助,筹集救助基金3万余元。
解志生介绍,此外,村集体设立“救助基金”账户,把妇联关爱儿童救助基金,教育基金及社会团体、组织、爱心企业、单位和个人等捐赠的款项全部纳入“救助基金”账户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在优先考虑特殊群体的原则下,由村集体按照议事程序进行分配。在子女赡养、企业帮扶、社会救助等措施下,对仍然处于贫困线以下的生活困难、智障残疾、鳏寡孤独、不能自理等特殊群体,村集体将按照村级议事程序,以低保兜底为原则实施脱贫计划。
新闻推荐
本报4月14日讯 (记者庄成 通讯员王坤) 又有三个爱心厨房启用了,临沭三个乡镇近千名农村娃成为这次爱心活动的受益者,在当天吃上了一顿味美可口的热午餐。14日,由民建市直一支部会员出资15万元捐赠的...
临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