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闻 蒙阴新闻 莒南新闻 平邑新闻 费县新闻 兰陵新闻 沂水新闻 郯城新闻 沂南新闻 临沭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临沂新闻 > 正文

走进木材加工专业村——于楼

来源:菏泽日报 2010-06-08 11:08   https://www.yybnet.net/

初夏时节,笔者驱车到郓城县黄安镇于楼村采访,只见条条大路上车水马龙,到处是洁白的杨木旋皮和一排排码放整齐的板材等待外运。村民们干的是木材加工活,谈论的是木材加工发展经。

今年4月份,为扩大木材加工规模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于楼村规划800亩林地作为木材加工小区,没成想刚规划好,路还没有铺,一个个企业就前来报名,只能容纳40家企业的加工小区,却报了50家企业。投资商王传友信心百倍地说:“大家看中的就是于楼这块在全国出名的金子招牌,生产的模板坐在家里销!”

于楼村现有各类胶合板企业160余家,形成了从杨木树枝、下脚料裁边、锯末都能加工成刨花板的循环产业链,每年上缴国家利税超过1200万元。

说起创业之初,村党支部书记于文卿感慨万千。1997年,他带领村委几个年轻人到临沂考察学习,看到一个个木材加工老板骑着摩托车,腰里挂着BP机,眼馋得不得了,回来后大家发着狠要脱贫致富。当初,5个人筹资11万元开办起杨木旋皮项目,引来了今天木材加工的遍地开花。

“1998年,邢台一位采购商开来一辆桑塔纳轿车,引得全村老少都去看新鲜,现在我们村里有200多辆轿车了,超过50万元的就不下20辆!”四达木业总经理于法杰笑着说。

“从简单的杨木旋皮,到压皮、三合板制作,再到建筑模板、细木工板、高档家具专用板生产,于楼村短短的10年时间,就有了质的飞跃,形成了规模效应,形成了循环经济链,全国各地都有我们于楼村的板材!”村民王爱春自豪地说,他成了村里最大的经销商,在广东东莞、内蒙古齐齐哈尔都建起了板材批发市场。

现在,于文卿走在大街上认识的人越来越少了,来于楼村打工的外地人口越来越多,外来人口比本村人口还多。

腾挪闲散土地,建设新农村,实行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势在必行!镇党委书记刁兆存一语道破该村发展瓶颈。

目前,于楼新农村规划已初步形成。“我们准备一年后开工,两年后建成,三年后村民全部入住,届时,于楼村将成为300多家木材加工企业的专业小区,我们于楼一定能成为全国响当当的板材生产专业村!”于文卿充满了自信。 通讯员 魏忠友刘考勇

新闻推荐

市委召开常委会议 赵润田主持 研究市委七月份工作要点等

...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走进木材加工专业村——于楼)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