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刚过,我突然想起故乡的洋槐花也快该开了吧!故乡多植洋槐树,昔年几乎家家院落里都有几棵。在我的潜意识里,故乡的洋槐树应当是家树,不然为什么家家都栽它呢?同时,对它的名字我也存疑,为什么中国的树冠以洋字呢?最近阅读高宝军先生的散文《草木图》方知,洋槐树原来却是舶来品,“它源自北美,跨海东行入欧洲,然后出地中海、红海,越印度洋、太平洋,穿苏伊士、马六甲,在胶州湾登陆,于1898年进入山东”。由此看来,洋槐之所以为洋槐名副其实。
洋槐花盛开当在初夏的五月,每当花季到来,整个故乡沐浴在洋槐花的海洋中。洋槐花为白色,花儿呈穗状,像紫藤花似的,一串一串,累累下垂。洋槐花绵软甘甜,闻之有一种淡淡的清香,生熟皆可食。
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特别在三年困难时期,洋槐树可帮了乡亲们很大的忙,解决了“天大的事”。在故乡,洋槐花开时,家家忙着采摘槐花,那些天里,在每家的饭桌上,洋槐花几乎成了人们的主食。有的将槐花做成菜豆腐,有的做成菜窝窝,尽管里面掺的粮食极少,但总算能填饱人们的肚子。后来槐花吃光了,人们又接着吃槐叶。我至今还记得,当时我们村里的食堂就做过洋槐树叶的窝窝头,不过就是用树叶填充肚皮的菜窝窝也吃不饱,大人小孩分级定量,小孩一顿只能分得半个窝窝头。好在苦日子终于过去了,人们告别了以槐花、槐叶代主食的年月。但生活一天好似一天的乡亲们,并没忘记那个不堪回首的日子,每当洋槐花盛开的日子,人们还要采摘一些槐花,吃上一顿两顿,也采一些送给城里的亲戚尝尝鲜。是忆苦思甜吗?不,这里边饱含着故乡人对洋槐树救命之恩的浓浓的情愫。说到洋槐树,我忽然想起五十年代在村里玩的一种游戏——藏槐。在院子里,几个孩子一边嘴里喊着:“藏槐来,藏槐来,藏在北京南海来……”一边在院子里搜寻着什么,突然有一个小孩拿着一束槐树枝高兴地跳起来,喊着“找到啦!找到啦!”这就是藏槐的游戏。其规则是:藏槐人把从洋槐树上折下的一束槐树枝藏在院子内的某个地方,在藏槐时其他孩子都不准看,待将槐枝藏好后,藏槐人说开始,这时大家才能去找寻,并且由谁找到就算谁赢了。这个游戏,当时大家并不知道是谁发明的,后来父亲对我说,这是为了保护彭老总,是人们不忍心他遭受冤屈呀!现在这件事情虽然过去几十年了,但至今想起来仍让人怦然心动。是呀,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是非功过最终都会有一个定论。
时代在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关于槐花,各地都在不断演绎着新的故事。据了解,在各地争办节会的热潮中,我们的东邻临沂市近年竟然举办了槐花节。每当槐花盛开,各地应邀的嘉宾会从四面八方云集临沂,人们一面欣赏着槐花,一面商讨着招商引资的事儿。这是用槐花搭台,唱招商引资的戏啊!
时下,人们在利用槐花大做招商引资文章之时,我国的林业专家又培育出了新的槐树品种。几年前到北京游八达岭长城,在沿途竟然发现有开粉红色的槐花。在惊奇之际,经了解,除了这种粉红色的还有其他颜色的槐花。于是我想,我们中国人培育的槐树还叫洋槐吗?
新闻推荐
...
临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