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闻 蒙阴新闻 莒南新闻 平邑新闻 费县新闻 兰陵新闻 沂水新闻 郯城新闻 沂南新闻 临沭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临沂新闻 > 正文

2009年度滨州市创业之星介绍○ 从缝纫工到饭店老板

来源:鲁北晚报 2010-06-23 18:35   https://www.yybnet.net/

转行餐饮 事业更上层楼

受市场影响,合作方公司运行出现困难,“活儿”越来越少,王海燕决定转行。这期间她参加了劳动部门开办的创业培训班,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她决定从餐饮业着手开创新的事业。家人朋友们都劝她最好不要涉足餐饮业,她也清楚地知道,餐饮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一个女人经营一家饭店谈何容易,面对潜在的重重困难,她斩钉截铁地表示,不但要干,而且要干得更好。

这时,无棣县劳动部门邀请山东朱老大餐饮有限公司朱成镕董事长来无棣做了创业事迹报告会,她在报告会后大受鼓舞,坐车去临沂参观,并洽谈加盟事宜。接下来是选址装修,再是对招聘的21名员工进行专业培训,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工作,2007年10月份朱老大饺子村无棣加盟店开业了。在招聘员工时,她首先想到的是招用下岗失业人员,她从一个下岗女工奋斗到今天,完全理解一个人在没有工作时的焦虑和无助感。于是,她尽自己所能的为下岗工人提供工作的岗位和发展的平台,招聘的21名员工中就有13个下岗失业人员。

开业之初,王海燕就树立了“打造一流餐饮企业”的目标,提出了“管理规范化、菜肴特色化”的口号。她首先从菜品质量上下手,严把进货关。她多次跑市场,最后选择了几家信用较好的供货商作为合作伙伴,从源头上保证了烹饪调料、海鲜、蔬菜等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再是做好服务,即使顾客只要半斤水饺,她也不嫌弃生意小,热情接待,力争使顾客满意,饭店的回头客逐渐增多,营业额也一路攀升。为保证顾客的身体健康,不惜销毁质量没有保证的原材料。有次停电,刚进的一批300多元的海鱼略微有些变质,如果煎炸或做成糖醋鱼,顾客根本品尝不出来,但她还是没有把这批海鱼上到顾客餐桌上。

生意忙起来有时连饭都顾不得吃,自己甚至客串点菜员、传菜生的角色,但她始终把店员视为亲人,谁碰到困难,她都竭力帮助。对员工关爱有加,每位员工都感受到一种家庭的温暖和关怀,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也非常高涨,饭店效益实现跨越式发展,人均月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

无惧创业艰难 下岗再扬风帆

1996年的某一天,刚上班没几年的她突然被通知先回家等信儿,等企业运营好转后再来上班。这一等就是多半年,看到企业经营每况愈下,她也逐渐打消了回去上班的打算。

当初下岗后,她不愿走出家门,但她很快意识到了危机,自己才20多岁,人生才刚刚开始,不能做一个啃老族吧!她想自己打拼一番,决不能这样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在获悉县劳动就业部门举办缝纫培训班的消息后报名参加了培训,从一个毫无技能的门外汉变身为一个缝纫熟练工,随后在一个再就业基地上岗从事缝纫加工。由于她勤于思考,向负责人建议调整了加工工序和排班制度,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很快从一名操作工做到了班长。

她注定是一个强者,不满足于为人打工的现状,于是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与外地一家巾被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她承揽了对方公司巾被后期加工的活儿,为巾被裁剪、缝边、定型、包装。她看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全身心的投入到新行当里来。先去公司学习掌握全部工序,别人需要一周的时间,她放弃午休只用了三天就把全部套路掌握了。然后进入实战阶段,骑了自行车在县城到处找房子,把一处闲置车间租下来,为了节省开支,自己动手粉刷墙壁,镶嵌玻璃,安装电路,一双手变得粗糙不堪。又把几年来的家底投在购买缝纫机等设备上了,除去必要开支,也仅够买5台。后争取了公司的支持,预付部分加工费再添置了5台。她首先想到了仍待岗在家的同事们,挨家挨户走访,把她们请进自己的新车间,手把手地教会她们所有工序。

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创业者,她也遇到了很多困难,都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信念跨过了一道道坎儿。一次因为剪裁规格有出入被退货,她跟工人一起查找原因,加班加点返工,保证在合同期内交货,没有影响对方公司的出口任务,她敬业务实的精神也赢得了公司的信任。还有一次,租用的送货车半路出了故障,因为是夜间,找不到修车部,她在家找好了维修工租车赶过去。经过半夜鏖战,在故障车从新上路时,天也已近黎明时分了。她为的是能及时交货,把待加工的货物运回去,公司里45名工人闲一天就少收入30多元呢。

在无棣,王海燕经营的朱老大饺子村不但成为全县餐饮业的一颗明星家喻户晓,她也成为全县下岗失业人员学习的榜样。这个十几年前下岗的县物资经营公司普通职工,从迷茫失落到走出一条自主创业路,所经历的艰辛和种种挫折也着实令人叹服,她勇于面对困难的昂扬斗志鼓励着广大下岗失业人员。

□通讯员 马士明 

新闻推荐

趁着植树节买几个小盆栽 办公室成上班族“植树”场地

□本报记者  位鲁江植树节即将来临,集市上卖树苗的商家也多了起来。3月7日中午,记者在黄河二路渤海十一路的南杨集市上看到有三四处卖树苗的商家,树苗种类繁多,生意...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2009年度滨州市创业之星介绍○ 从缝纫工到饭店老板)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