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颜素珍)“我出车祸了,碰了个老人。”8月30日上午,市民崔先生接到多年不见的大学同学的电话,然而接下来的“借钱”却让崔先生多了个心眼。和其他同学交流后,崔先生断定这是个冒充“老同学”的骗子。
8月28日,市民崔先生接到了老同学“陈永刚”打来的电话,称自己在临沂出差,忙完后来滕州找崔先生聚聚。陈永刚在新疆工作,从毕业后就没见过面,都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接到老同学的电话,崔先生感到格外亲切,甚至有些激动和兴奋。崔先生和其他几个同学联系了一下,并说自己做东,趁这个机会邀同学们小聚一下。
30日上午,崔先生的这位“老同学”打来电话说,他已在来滕州的路上,下午大家就可见面。然而,半小时后“老同学”又打来电话,说:“我出车祸了,碰了个老人,交警到现场了,判我全责,你能先给我5000元钱应急用吗?”听到“老同学”出车祸的消息,崔先生先是一惊,接下来崔先生就有些疑惑。这时,妻子提醒他“多年未见的老同学打电话借钱要谨慎”。随后,崔先生登录了网上的校友录,询问还有没有和陈永刚保持联系的同学。没想到一提起“陈永刚”,就有同学说最近出了个冒充他的骗子。
原来,前几天,“陈永刚”和在秦皇岛的一位黄姓同学联系,称自己在天津出差,忙完后找老同学玩几天。可正当同学考虑如何接待他时,“陈永刚”打来电话说自己出了车祸,需要先借一笔钱。陈永刚家在甘肃,毕业后去了新疆工作,然而电话中的男子却操着南方口音。黄姓同学起了疑心,他查询了一下,打来电话的那个手机号码竟然是广东东莞的。随后大家联系上了真正的陈永刚,原来人家根本就没有出差。
“估计骗子查看了我们的校友录,我们留的都是真实姓名和手机号码,有的把自己的工作单位和地址也写在上面,给了骗子可乘之机。以后遇到‘老同学\’借钱,可真要当心啊!”崔先生说。
新闻推荐
...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