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德州市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在全市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全市上下招商引资大上项目的浓厚氛围已形成。为更好地推进产业发展,在抓大引强上有所突破,整体推动德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本期特整理多个市地的经验做法,以期有所借鉴。
临沂:
小“支点”力拨千钧
仅去年,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签订项目合同94个,合同固定资产投资额315亿元。78个项目中,柳工、山工等重量级的项目比比皆是,而拨动以上千钧之力的竟然是一些小“支点”。
支点一:以情感商
去年8月28日,具有制造业500强之称的柳工机械,隆重落户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而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柳工之所以落户该区,与该区主要领导几赴广西,锲而不舍的“情感动员”是分不开的。
近年来,随着区域竞争的不断加剧,全国各地都在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及招商平台的打造,招大商、选大资。然而,在软、硬环境逐日难分高下的同时,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便巧妙地以“情感”作支点,实施“以情招商”。为了招到更多大商、好商,该区主要领导每年都要不定期走访本区在外能人和成功人士,积极动员他们为家乡的大发展做贡献。另外,该区还利用各种招商洽谈活动的举办,随时捕捉商机,一旦发现“商”情,该区主要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便会不远千里,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门做说服工作,直至把客商感化。
除了柳工,山重建机、浪潮LED、联邦家居等几乎每一个来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其“落地”的背后都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以情感商”的小故事。而就是这种看似微小的行动,却悄然间实现了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以“小”博“大”。2011年开发区规模以上工商贸企业总量突破230家,其中工业企业就达到136家。
支点二:以策赢商
为了让商“来得高兴,安得愉快”,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安商过程中从不忽视不放过一个利商的“小”细节。比如说,砂石是企业建设必不可少的材料,为了防止沙霸等不良现象的出现,该区不仅成立了24小时的巡逻队,防止欺商、扰商行为的发生,而且该区每年都要结合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修改完善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建设地方建材供应、机械设备租赁暂行规定》等政策性文件,为企业创造良好建设环境。据了解,建区至今,该区从建材供应到机械设备租赁等,先后出台多项爱商、护商的小政策,政策虽小,却让投资商受益匪浅,感觉极舒服。
而正是这些润物无声的小政策、小举措作“支点”,感动了企业,不仅大企业来了,而且他们还带来了一大批配套企业。比如:山东临工带来了日本胜代,日本胜代带来了金常青,类似这样的企业链数不胜数。
支点三:以效服商
“办完这套手续,我们仅用了半个月,这是与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高效分不开的! ”翔宇健康制药的李经理说。而让李经理赞不绝口的高效,便是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引商的另一“支点”。
据了解,为了让商“来得高兴,安得顺心”,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常年坚持“五加二”、“白加黑”及五个“一线工作法”的同时,每周都要组织大厅工作人员召开政策学习会和调度会,学习新政策,解决新问题,通过不断改进服务客商的方式和方法,真正做到服务项目零距离,服务客商零投诉。有时,客商初来乍到不熟悉临沂的环境,工作人员便会亲自靠上,带着他们跑手续。不仅如此,该区在有关环节上还为客户单独“开小灶”,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让客户们高兴地合不拢嘴。 王兰兰
合肥:
“三字诀”里觅真经
2011年底,合肥“百名县处级干部赴一线、抓招商、促发展”活动拉开大幕,100个招商小组奔赴全国各地为合肥招大引强。
号令一出,全市上下招商热潮涌动。经过两个多月的招商,新手已经越来越成熟,老手经验也愈加丰富,这也让他们悟出了招商中的“三字诀”。
“盯”字精神:紧盯客商不放松
“情人节,我一早就给客商发短信祝他们情人节快乐,不回信息的我再挨个打电话。 ”招商局招商小组负责人胡亚斌一席话惹得大家哄堂大笑,但胡亚斌随后的话让人感受到了招商人的执着,“招商就是要死盯客商,一切机会都是我们加强联系的好时候。 ”
与胡亚斌一样对“盯”字深有体会的还大有人在,在他们看来,只有紧盯招商对象不放松,才能变不可能为可能。 2010年,该市土地储备中心驻外招商小组联络员徐庆伦在深圳土地推介会期间得知深圳市顺达数码资讯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子玉有回家乡投资建设意向,徐庆伦专程拜访了宋先生。今年年初,土地储备中心邀请宋子玉回合肥考察,大年初四又再次利用回家过年的机会与之深谈。终于,宋子玉决定来合肥投资建厂。
“诚”字精神:以诚感人暖人心
“将心比心”这句古语用到招商工作中是名副其实的 “金科玉律”。“我2月13日刚从天津、广东考察回来,本来天津一个外资食品企业的老总工作忙并没有时间接待我们,但看到我们主动上门非常感动,临时改变了出行计划,双方一交流发现有合作意向。 ”合肥双凤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许汉生说到此感触颇深,他说,现在的招商环境和过去不一样,一个项目很多地方都在争,只有主动出击,以诚挚的态度、更好的政策和服务去感动人才能掌握主动。 “作为招商人来说就是要了解合肥,了解各个开发区的政策、定位、规划,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包河区招商小组汪功胜说。
“活”字精神:广撒网深挖渠道
渠道是招商链条中最关键的环节,也是令不少招商人最头疼的一环。胡亚斌讲起了自己联系上好佳集团的经历。 “先是通过上好佳在合肥的销售企业去找总部,这条路没有走通后又上网查找联系方式,当电话打过去对方因不信任一口回绝了。最后还是通过在上海的一个亲戚最终才找到了上好佳集团的负责人。 ”他又谈起拓展汽车招商渠道的一次尝试,“到上海,我们首先就去某汽车杂志社拜访,该杂志的很多记者和各大汽车品牌的老总很熟悉,通过这个渠道我们最终与老总们牵上了线。 ”
另一位招商负责人说:“管理学上有个理论,最多不超过6个人就可以联系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这告诉我们可以开展点对点的招商,一个企业可以作为一个点关联到一个产业上,在异地的商会也可以成为一个点,也可以利用企业在合肥的分支机构对接到它的总公司。 ” 刘一鸣
衢州:多措培植“加速器”
去年一年,衢州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市外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44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6亿元。招商引资、对外开放正深入到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培植招商引资加速器,已成为拉动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集聚效应引凤来
健全的招商引资机制,是工作得以加快推进的重要保障。根据推进产业招商的需要和市级部门引进实际情况,去年衢州市采取市本级大组捆绑考核的方式,有效整合引进资源。严格实行目标任务考核和一月一分析、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查的工作机制。
突出重点,主攻优质高效项目。按照 “招大、引强、选优”的要求,积极加强与央企、省属企业、上市公司、知名民企的对接。创新思路,不断改进招商方式,加强与杭、宁、温等地的对接,引进一批符合衢州市产业发展规划的优质项目。积极参与 “天下浙商家乡行”及渝洽会、广交会、浙洽会等经贸活动,宣传推介衢州投资环境。加大与全国各地浙江商会、衢州商会、同乡会的联系,及时捕捉投资信息,引导浙商、衢商回归投资。
山海共鸣谱华章
山海共鸣、心手相连。一项旨在推进浙江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互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工程、德政工程——山海协作工程至去年已实施10个年头。去年,衢州市共组织市领导参加的高层对接活动4次,组织农办、教育、商务等部门参加的山海协作对接活动2次,组织与对口城市协作系统间互动对接活动5次。
筹划园区共建。先后5次与对口协作城市开展共建园区专题商讨,目前已基本确定杭州、义乌两市为共建园区目标城市。积极对接市场。去年5月初完成了义乌国际商贸城山海协作展馆装修布展工作,组织6家企业入驻试运行,10个山海协作企业长期摊位也全部装修完毕正式开业;10月份,组织31家山海协作企业49个展位参加义博会,参展产品涉及工艺礼品、家居用品、文体玩具、五金工具等四大类。
区域携手促崛起
衢州正处在 “长三角”、 “泛珠三角”、 “海西”和 “中部崛起”闽浙赣皖四省九方五大经济区域板块的交汇节点。在我国进入以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互动为主要格局的发展新阶段,区位相近、人文相通、经济相补、文化相融、风情相似的四省九方,正日渐崛起,实现新的跨越。下一步,该市拟抓住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机遇,加强规划衔接,创建四省九方休闲农业示范体验基地,加快融入长三角。 李青
兰州:“三招”助推项目落地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兰州市招商引资工作全面推进,捷报频传。去年是兰州市实施100个重大项目计划6年来,完成投资最多、增速最快、建设效果最好的一年。
夯实基础为凤筑巢
从2009年开始,兰州市市级财政每年安排4000万元重大项目前期经费,按照“八大支柱产业、40个重点发展方向”,大范围、深层次、宽领域开展项目凝炼工作,共凝炼出基本成熟的发展项目 981项,总投资6554.8亿元,形成了一批“炼得出、签得下、留得住、建得快”的优势项目。同时建立“以市为主,市县(区)联动”的项目储备机制,对各县区凝炼的项目,市直相关部门按照产业和园区规划进行整合,进一步深化项目,为争取项目和政策支持、举办和参加各种招商节会夯实基础。
主动出击引凤来兰
今年2月,兰州市考察团奔走于合肥、芜湖、南京、贵阳等城市。兰州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目前,兰州市有71个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总投资1911.48亿元,167项列入省“十二五”相关规划纲要,总投资145.89亿元,7家央企及分公司2011年在兰州市投资建设区域总部或新建产业基地,总部项目、基地项目、产业链项目超过100个;赴浙、沪、湘等地招商签约合作项目27个,投资总额321亿元,与中国铁建、三一重工等国内知名企业对接,中国铁建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已经在兰州新区开建,从签约到开工不到50天。第十七届兰洽会兰州市签约项目共计79个,签约总投资487.86亿元,全部为引进资金。
优化环境助凤起舞
“招进来”更要“留得住”。为使每个“招商”项目变为“落地”项目。兰州市对每个招商引资项目实行 “保姆式”服务,狠抓资金到位率、开工建设率,盯紧大财团,看牢大项目,积极促进项目 “落地”。兰州市实施重大项目指挥部模式,实行所有程序、环节和矛盾问题 “一门进一门出”。确立一个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锤定音、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形成了 “个别问题现场解决,普遍问题会议解决”的协调机制。
2011年5月,兰州市广泛开展“项目推进攻坚月”活动,发挥市级包抓领导和项目责任单位重要作用,要求多开“处方药”,少给“营养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突破,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推进,土地征拆难、前期工作慢、审批环节多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兰州市重大项目建设中,“勤、实、新、细”工作作风贯彻始终,极大地推动了工作进度。兰州市领导勤抓,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勤动,责任部门勤管,项目单位勤建,促进并保证了重大项目建设进度。
初春时节,兰州新区塔吊林立。新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目前,21个重大项目已在兰州新区开工建设,总投资达350.31亿元,2011年完成投资64.0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中铝、中铁一批中央骨干企业、国内500强企业相继落户新区。 侯若志
新闻推荐
省作协诗歌创作年会在德州市举行,省作协诗歌创作年会在德州市举行
关注诗坛现状繁荣诗歌创作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