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利杰终于收获到了十余年来热衷文学的果实——— 精选其大学三年来写作的120余首诗歌出版的处女作《续札柒》,在校园里能够出版诗集的大学生并不多,这也让他成了校园里的名人。1月9日,记者采访了孙利杰,了解到一位青年十年如一日写诗的那些经历。
家庭的熏陶 同学的感染 老师的鼓舞
就读于胜利学院中文文秘专业的23岁小伙儿孙利杰来自山东临沂,他从小就喜爱文学,目前,已经在国家、省市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诗歌120余首。近日,孙利杰的个人诗集《续札柒》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该诗集由著名诗人、国家一级作家梁上泉题写书名,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邵风华作序,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副教授、导师赵遁作跋,书中精选了他近三年来创作的优秀诗歌作品。
“我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喜欢上文学的,当时,受同桌的影响,因为他经常写一些名言之类的句子,然后做成小卡片,有的夹在书里,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就跟着学,每天写一张。大概坚持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后来,句子写得越来越充实,从初中到高中我还坚持写日记,一共写了六七本。”孙利杰告诉记者,“慢慢地我对文学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写诗歌,也写散文、随笔以及短篇小说等。”
孙利杰告诉记者,能够出诗集除了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与老师的鼓励。“我们家大部分是老师,爷爷、奶奶、大伯、爸爸、三婶、三叔、姑姑都是老师,也算是书香门第了,所以家里存有很多书籍,读了很多书,这对我后来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孙利杰介绍,“再一个就是老师对我的鼓励,记忆最深的是初二那年,写诗歌被老师表扬了一次,当时是语文考试,其中有道题是默写五个关于春天的诗句,但我只写出了四个,还剩一个,自己便试着写了一个,语文老师竟给我打了满分,表扬我写得不错,当时很受鼓舞。”
怀揣梦想 一直努力
若说怀揣梦想的人才会更快地取得成功,那么,孙利杰就算其中一个。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孙利杰曾先后担任过学院“啸月文学社”社长、“逐日诗社”社长,而且还创办了纯文学类报纸《齐鲁青年文学报》,并担任主编,办报队伍也由起初的6人发展到了15人,目前,报纸已经成功出版到第11期。“我喜爱旅行,感觉旅行是灵魂的一次张弛,也是放逐心灵的一次钵依。就如《罗马假日》台词里说的一句话‘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我觉得,写诗不应该有太多的束缚,因为诗歌的风格一旦形成了就是一种束缚,写诗的过程就是打破原来风格的过程,或者是挑战的过程,每一次都不重复,每次都是新的开始,就像一位诗人说的‘一个人的诗歌风格一旦形成,就是衰退的过程。\’”孙利杰告诉说道。
采访最后,孙利杰感慨道,“有一位文友跟我谈起,说现在校园里有很多人痴迷于写诗,但一旦走出了校园就不再写了,这让人很遗憾。我的未来虽然还是个未知数,但我对于写作的热情会一直继续,会始终如一,诗作可以出书真的开心极了,因为,我又可以开启新的征程,写出更好的诗歌!”
(记者 黄海霞)
相关链接
《续札柒》,诗集名字最大的寓意就是“信仰”,点滴之间的感悟,积聚起来就是做着灵魂的“一道闪光”,写诗使作者的灵魂有了寄托,从而形神合一。著名作家蒙田说:“一个用热烈的信仰和期望真实地、持久地激发灵魂的人,将在遁世独处之中建立起一种超越任何其他生活方式、快乐的高尚的享受。”作者用文字阐释了这种享受以及内心的期望与追求。
新闻推荐
当街叫卖“天书”,称可以“算一生的财运、福运、寿运”,甚至“孩子学习好坏一算就知道”,这靠谱吗?3月28日,...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