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本报大篇幅持续报道了中心城区机动三轮车的现状以及各类违法行为,当市民还在热议这一特殊出行工具的时候,5月23日4时20分许,菏泽成武县境内发生的特大交通事故,再次刺痛了我们的神经,又是“红三轮”!又是违规载人!又是务工人员!
为了全面摸排中心城区务工人员的出行工具及交通违法行为,昨天早5:00到7:00,记者跟随张店交警大队9中队在市火车站附近开展集中早查。
疯狂场面:三轮车后车斗载十一人摇摇欲坠
5月28日天刚蒙蒙亮,市火车站北首的劳务市场已经人头攒动,这是中心城区自发形成的大型劳务市场之一,每天都有不同的车辆来这里,将务工人员接送到需要的工地。
5:00,记者跟随民警在西二路和杏园路路口蹲守,这里距劳务市场大约一公里左右,也是务工车辆的必经道路之一。5:15分,一辆表面看上去很正常的面包车途经路口被民警拦下。
“你好,请出示驾驶证、行驶证。”民警说。
当驾驶人慢慢摇下车窗的瞬间,记者惊讶地发现车里挤满了人,经清点小小车厢竟然塞下11人。民警查看驾驶员行驶证后发现,这辆车应荷载7人,超载20%以上,罚款200元,扣三分。采访中,民警告诉记者,运送农民工的车辆很多都存在超员现象,有的驾驶员为了多赚钱就把后排座椅拆除,农民工在几平米的后排席地而坐,人挨人,人挤人,而且不少驾驶员还在实习期,驾驶经验不足,处理紧急事故能力较弱。
这辆违法面包还未处理完,天空飘起毛毛雨,“那辆三轮车!”随着民警指示的方向记者惊讶的发现,一辆红色的三轮车疾驰在雨中,裸露在外面的后车斗密密麻麻全是人,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摇摇欲坠看上去危险重重,险象环生。民警赶紧上前将其截停,驾驶人惊讶无辜的表情足以说明他根本没意识到危险。
“俺这是刚从劳务市场拉的干活的,路很近,这不就坐三轮去。”驾驶人说。
“三轮车不能载人你不知道吗?”民警说。
“嗯……啊?要不俺们咋去,这不寻思路很近嘛。”驾驶人一脸无辜地解释。
“你知道这样做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吗?”民警问。
“俺会小心的,没办法嘛这不,干点活不容易。”
询问中记者发现,三轮车主基本没有任何安全意识,显然在他们心中能找到挣钱的活比安全更为重要。
愚昧狡辩:这么大的车才拉我们三个人不算多
记者在路口看到,附近行驶的各种三轮摩托车数量还真不少,5:30,又一辆载人三轮进入民警视线。
记者看到这辆机动三轮车的外形明显经过改装,焊接了一个半封闭的车棚。车后斗坐了三个人,检查中民警发现这位年过五旬的驾驶人来自临沂市,其驾驶证为C4的证件,只允许开三轮汽车,而驾驶三轮车需要的为D证,“你的驾驶证是C证,现在驾驶的三轮车与准驾车型不符。”民警告诉驾驶人。
“什么,啥意思?”驾驶人疑惑地问。民警进一步解释后,驾驶人更加疑惑:“不可能,俺们又没文化不懂这个,在农村都是这么开车的,再说卖车的人当时告诉俺只要有驾照就能开。”
“你就别处罚他了,俺们找点活也不容易。”当民警开出罚单的时候,三轮车主拉的农民工开始替驾驶人解释。“再说,这么大的车就拉了俺们三个人不算多。”
“这种三轮车后车斗直接不允许载人,就是一个也不行。”民警说。
安全拷问:请尊重生命再谈挣钱
6:30记者跟随民警来到张南路,此时一辆蓝色的轻型普通货车进入民警视线,透过车窗记者看到,这辆车的副驾驶没系安全带,而且挤了两个人,后排也坐满了务工人员。检查中民警发现,这辆车包括驾驶人应乘坐6人,实际为8人,属于超员。
昨天检查的两个小时间,民警共处罚8辆车,其中机动三轮车3辆,面包车4辆,轻型货车1辆。三轮车的主要违法行为是,未按规定年审和违规载人。
检查中记者发现,所有务工人员乘坐的车辆几乎都存在超员现象,面对查处他们的理由大多为:路途近不选择三轮车没有出行工具;好不容易找到工人,不超员就增加成本。
违法屡禁不止,三轮数量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今的现状?采访中记者发现,由于三轮车主多为社会弱势群体,有些是失业或外出务工人员,有些是生活困难群众,回顾三轮走过的轨迹,不难发现,从最初因“遮风挡雨”改装而来的逢车到现在的“满城尽是红三轮”,其速度令人咂舌正说明了其存在的价值。调查中记者发现,机动三轮车销售网络广泛,销售数量惊人,助长了三轮车疯狂滋长,除了交警路面执法对这些销售点进行严查,从源头上杜绝三轮车非法载客现象已经势在必行。
采访中民警告诉记者,机动三轮车是农务工人员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载人现象屡见不鲜。尽管交警曾多次尝试严管,但难点在于仅凭交警很难对此事实行长效监管,只能见一起查处一起,无法根治。即使民警全员全时段上路,也很难实现完全有效的监管。更让交警困惑的还有惩处执行难。“按照我国交通法有关规定,无证驾驶农用三轮车应被拘留15日,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难点,一旦都这么做,势必激化弱势群体的社会矛盾。”一名交警向记者坦言。
三轮车的存在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社会现状,如果没有更好的出行工具替代,它只能越来越多,而如果不能从驾驶人守法意识上培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更会屡禁不止,也许对务工人员来说挣钱或许是当下最重要的事,但是面对安全的拷问,我们不得不说,请尊重生命再谈挣钱。(晚报记者冯艳辉通讯员王玲)
新闻推荐
...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