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轻点儿,脚步轻点儿,免舍里有待产的母兔子,吓着了影响产崽。”日前,记者到东明县焦园乡辛庄村胡三的獭兔养殖场采访,一进养殖场胡三就嘱咐道。
胡三把一只只已经打完疫苗的獭兔小心翼翼地放进兔笼里,说:“这小东西可娇贵,冬天怕冷,夏天怕热,还受不了惊吓。”獭兔因形似水塔而得名。别看兔子小,浑身都是宝。獭兔皮是时兴的高档皮衣原料,兔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就连獭兔产生的粪尿是很好的有机肥。
记者在胡三的养殖场看到,六栋兔舍一排排依次搭建在不算太大的院子里,兔舍里的兔笼整齐地排列着。“这是分繁育舍、这是后备原种兔舍、这是育成舍……”胡三一个一个向记者介绍,“獭兔行情好、繁殖高、效益高,商品兔每斤在14元左右,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每只兔子出栏时能卖到60多元钱。一般的獭兔每只在5斤左右,獭兔100天就能长到5斤左右。销售不用愁,很多河北、河南、临沂的厂家专门来收购。前几天,刚刚卖了一批,赚了四万多元。”
胡三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种兔平均28天生产,产后15天子兔和种兔分栏,随后种兔又可重新交配。种兔平均两个月产一窝,一窝5到8只子兔,一只种兔一年就可产40多只子兔。每只子兔从出生到出栏需4个月时间,饲料等成本共需不到30元,按照目前市场价每只商品兔60元计算,一只獭兔就可带来30元纯利润。
多年来的獭兔养殖,胡三已经摸索出了一整套经验,打疫苗、配种、消毒现在不用请技术员,他自己都能干。“獭兔养殖配料很重要,就像人吃东西一样,各种维生素平衡了就不容易出问题。这些饲料都是我自己配的,还有喂食车是我自己发明的,用起来可方便了。几千只兔子,我一个人就可以照顾过来。”他说,“靠种地,年头忙到尾也挣不了几个钱。”
村里大部分像他这样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而他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根本出不去。“养猪到处都有,人人都会,咱得找点稀罕事干才能有出路。”他说,2008年,一次外出的机会,在河北接触了獭兔养殖技术,并很快掌握了种兔繁殖、防疫、饲养、管理、建圈等全套技术,回到村里后,他东挪西凑了十几万元,搞起了獭兔养殖。很快在村里发展了二十多个养殖户,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其他养殖户纷纷改行了,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
“獭兔养殖前期投资相对比较大,场地也是大问题。俺村地理位置特殊,是黄河入鲁第一村,四周被河南省兰考县谷营乡的几个村庄所环绕,养殖场的位置就是河南省的土地。”胡三说,他一直想扩大规模,成立合作社,自己一家形成不了市场,却苦于受场地的制约,一直没有实现。 文/图 记者 时苏建
新闻推荐
临沂男孩张煦超□记者杨新会马年春晚没有看到宋祖英?别急,本周日晚的《出彩中国人》中,宋祖英的小徒弟张煦超就将“大驾光临”。这位来自山东省临沂市的小朋友...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