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源
7月11日上午,烈日高照,气温高达34℃。山东路沙墩河桥下东北角,是环卫工陈为余老汉的“主战场”,像往常一样,他正用自制的长柄铁笊篱捞取漂浮物,一下接一下,挥汗如雨。这样的热天,他已经习惯了。
当人们惬意地徜徉在沙墩河丛林中的绿道上,欣赏着清新秀美的河中倒影时,会不经意看到这位捞“漂”人的身影。
陈为余是临沂矿务局的退休职工,现住东港区秦楼街道荷疃村。多年的工作经历养成了他任劳任怨的品格和很强的责任心。他现在负责沙墩河自山东路桥南到临沂路桥东这块水面。记者打量了一下他的特色工具:铁笊篱绑在一根z竹竿上,长达4米;铁钩子也是安装在一根竹竿上的,长达5米。别看这两样工具都很“土气”,但很实用。他一天要捞上1000多笊篱,捞取漂浮物多时达数吨。他说用笊篱捞不动的大的漂浮物就用勾子勾到岸边用手抓,站在岸上够不到的就穿“皮裤”下水啦。捞上来的漂浮物有破塑料袋、破塑料瓶、破布条、树叶草根等,要分类处理。
北起大学城,南到铁路桥,这条河上还有李守德、张守山等5人,他们都是陈为余的好伙伴。“这项工作脏点,累点,苦点,但是我们很喜欢,也有成就感。”陈为余自豪地说,“每当我看到河边这些钓鱼的,就感到心里敞亮。”
“漂浮物怎么这么多呀?”记者问。
“这条河的上游是大学城,那里生活着几万人呢,河水保持干干净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天这情况还算是好的,一场雨过后光我面前这个小角湾草木碎屑就要捞上四五天,情况严重时我们几个伙伴互相增援,一上午能捞好几拖拉机呢。”陈为余说,“保持沙墩河水面清洁干净决不像保持地面那样容易,这条河是大家的,大家都应爱惜它,不要往里乱扔东西。”
正是在陈为余等环卫工的努力下,沙墩河河水清澈,倒映着绿树花草,环境十分优美。如今到这里休闲游玩的人都想多呆上一会儿,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沙墩河绿道是全省首个城市绿道建设规划项目,曾荣获“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保护好沙墩河,人人有责。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记者 钱春弦 贾远琨)我国民航空管部门最新发布大面积航班延误红色预警信息称,29日上海区域将有空域繁忙情况,部分时段上海虹桥、浦东机场通行能力将下降75%。中国民航局...
临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