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冬日暖阳下,洪绪镇龙庄村五金塑料厂内一派繁忙景象,红的、绿的、粉的……一件件崭新的塑料水瓶壳整装待发。
在忙碌的人群中,记者见到了五金塑料厂经理杨位国,他自豪地说:“你们别瞧不起这小小的水瓶壳,俺就是靠它发了家,一年生产300万只,带动50多名农民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年销售收入1050万元。”
洪绪镇塑制品的“历史”由来已久,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到今天,洪绪镇龙庄村仅塑料水瓶壳年产量可达到2600万只,实现产值1.72亿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是江北最大的塑料水瓶壳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基地,真是把小瓶壳做成了大产业。
“我们的塑制品畅销全国,还是靠了党的好政策。”回忆起创业的历程,杨位国娓娓道来,为增加农民收入,做大做强塑料瓶壳产业,洪绪镇实施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政策,为新上塑料瓶壳加工户优先安排场地、优先发放启动资金、优先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优先获得信息技术。同时,先后6次组织企业主到唐山、西安、临沂、石家庄、太原等五大塑料批发市场考察,了解客户需求,签订供销合同。经过几年的发展,龙庄村塑料瓶壳加工业迅速膨胀,发展起个体塑料瓶壳加工业户40多家,围绕塑料瓶壳加工业,延伸发展起瓶壳配套材料加工、运输、经营、服务等产业60余家,有项目的农户占到了全村总户数的30%以上。
龙庄村塑料瓶壳加工业的迅速兴起,不仅有效安置了本村剩余劳动力,还转移周边10余个村劳动力1600多人,劳动力价格也随着塑料瓶壳加工业的红火而“水涨船高”,每人年收入都在15000元以上。
“小瓶壳不仅成就了大产业,也成就了新农村。如今村民都搬进了公寓楼,高档电器、先进厨房设备、宽带网应有尽有,家门口就能逛公园,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龙庄村村民杨雷高兴地说。“真没想到小小水瓶壳让俺村换了一个新天地。”女主人脸上荡漾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小瓶壳,大产业。小小水瓶壳,正在洪绪大地上谱写着一曲文明、富裕、和谐的动人乐章……
新闻推荐
...
临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