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市检察院采访,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了“人少任务重”的含义,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临沂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提起公诉、查办职务犯罪人数分别占全省的12.1% 、12% 、9.3% ,全国的0.6% 、0.6% 、0.59% ,而临沂市检察人员数分别占全省的7.7% 、全国的0.42% 。从这个意义上看,说“全国办案看山东,山东办案看临沂”,一点也不为过。
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即数量需求多了,质量就下降了。临沂市检察机关“人少任务重”的矛盾这么突出,是不是也存在着“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
省检察院的统计资料证明,临沂市检察机关执法办案“萝卜快了更洗泥”。自2004年起,临沂市检察机关在全省检察机关绩效考核中,连续11年总分名列全省前茅,临沂市检察院连续11年被省检察院记集体二等功。全市检察机关没有发生错立、错捕、错诉和错误监督案件。2014年,临沂市检察工作群众满意度为93.13% 。
那么,临沂市检察机关是如何破解“人少任务重”重大矛盾,做到“萝卜快了更洗泥”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深入进行了采访。
临沂市检察院检察长鲍峰告诉笔者:“由于编制的限制,人少任务重的矛盾不可能指望检察人员的增加来解决,这种将现象会长期存在,甚至会加剧。临沂市检察机关正视这一矛盾,向规范要质量,向奉献要时间,向机制要效率,向一体化要资源,较好地化解了这一矛盾。”
向规范化要质量
规范考养成,养成靠监督。
笔者在临沂市检察院采访时,纪检组长王正海介绍,对于执法办案的监督,有线上线下三条线,两条在网上,由案管中心和纪检监察部门在网上进行“无干扰”监督,另一条,则由业务部门联合检务督察等部门抽查,发现问题,随时纠正,确保每件案件的规定动作不走样,事实证据、法律文书不带瑕疵。
6月 23 日,临沂市检察院公诉二处的孙永亮上班后刚进入办案系统,就收到了一条纠正意见:“请将某某案公诉意见中第二页第三行中的‘的\’改成‘地\’。‘地\’的前面是副词而不是形容词。”
监督意见不但指出了错误的地方,而且还指出了错误的原因。孙永亮马上作了改正。
2014年以来,临沂市检察院先后抽查案件3079件,纠正瑕疵问题 297个;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强化流程监控和日常检查,督察整改各类问题隐患142个。
向奉献要时间
“无私奉献”沂蒙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临沂市检察人员继承发扬沂蒙精神,无私奉献成为自觉行动。
7月12日是星期日,也是入伏的前一天。上午,笔者来到临沂市检察院六楼公诉处办案平台。这个平台300多平方,公诉一处、二处的24名公诉人在这里办公,是全省最大的。
正在加班的公诉二处副处长郁婕告诉笔者,临沂市检察院主要办理基层院上呈的疑难复杂案件,每人每年要办理30多件。庄稼必须有一定的积温才会成熟得更好,公诉办案也是这样,阅卷、审查事实证据、出庭公诉等一系列程序都需要相当的时间来熟悉、来思考,不加班是不行的,加班也习惯了。
(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在素有“物流之都”之称的临沂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穿着普通,与常人无异,每天穿梭在城市的街头巷尾,越是黑夜,他们的眼睛就越是明亮,他们时时刻刻在百姓身边,默默地保护着人民...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