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老贾时,他已经瘸了。伤的是左脚,缠着绷带呢。
跟老贾寒暄毕,我打趣道:“老哥,你这是被谁给忽悠瘸了呀?”“嗨,我这脚伤的,说出来吓你一跳!宣德炉啊!”老贾又开始神秘兮兮了。我一听“宣德炉”仨字,顿时精神一振:“快说说看,怎么回事?”老贾说道“我刚从临沂一个古玩贩子手中得到一件出土的‘宣德炉\’,爱不释手,晚上把玩后就随手放在床底的拖鞋边上,半夜被尿憋起来了,怕影响老婆不敢开灯,不小心一脚踩在‘宣德炉\’的炉耳上,把脚给扎了……”我一听就纳闷了:“老贾啊,我虽然没有见过宣德炉真品实物,但我看过大量的真品图片,见过的炉耳和炉足都是圆弧的,没有尖耳尖足的啊,既然炉耳和炉足都是圆的,怎么能扎脚呢?再说了宣德炉大多都是传世古(熟坑)很少有出土(生坑)一说啊!”老贾力邀我去他家看看,无奈我只好同意……
路上,我给他讲道:宣德炉真品的概率是四十万分之一!也就是说,你看了40万个香炉有可能碰到一件真品!当初明代宣德皇帝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就下令从暹逻国(今泰国)进口一批红铜,再经过6到12次冶炼提纯最后炼成“风磨铜”。这批红铜开炉共铸造出三千座香炉,以后再无炼造。有部分炉子鎏金或嵌金。当时宣德炉只在宫内流通,民间绝无散传。真宣德炉底足款识的书写都是经过官方严格审核的,其笔法庄重而威严。款识有一、二、四、六字款,如“宣”、“宣德”、“宣德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而“德”字大多无“心”上那“一横”,这是为了避讳宣德皇帝的帝号!宣德炉的底款四字篆体和六字方款为皇家御用款识。流传至今标准的鉴别方法有:大字撇硬直到腰,明字日月横同高,德字心上没有横,宣字日圆年肥腰,制字衣横不越刀。从明清、民国直到今天,仿品层出不穷,假货遍地都是,而真品凤毛麟角……老贾终于忍不住说了一句:“讲理论知识我说不过你,去我家用实物说话……”
去他家鉴定的结果在这就不多说了。反正那种东西稍微有点铜器知识的人是不会收的。一个多月之后,我偶然在他朋友开的古玩店看到过老贾的这件“宝贝”。“宣德炉”里没有香灰,而是装了满满一炉子烟蒂!这正是:宣德宝炉不焚香,送人权当烟灰缸。待到受伤致跛足,方恨识短少眼光。
新闻推荐
端午节之日,山东所有地区普遍在门口插艾蒿。除了插艾蒿外,胶东部分地区还加插桃枝,临沂地区则在大门上插柏枝,用以驱邪。像许多民俗节日一样,为孩子祈求平安富贵都会是重要的...
临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