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结束,开车回家的路上不禁想起以前初次接触爵士乐的情境。我平常基本不听爵士乐,说起爵士乐脑海里便浮现起阿姆斯特朗用沙哑的嗓音唱着动人的旋律,手里还拿着他心爱的爵士小号的画面。朋友向我力推KeithJarrett的科隆音乐会,并告诉我:“这张唱片的地位就相当于古典圈里那张如雷贯耳的小克莱伯指挥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一般。”这句话可勾起了我的兴致。找来一听,果不其然。这场音乐会全部是由Jarrett在一架钢琴上即兴弹奏。Jarrett的手指仿佛拥有魔力,音乐就像一条小溪直接从Jarrett的心中流进听者的灵魂。一座并不完美的音乐厅与一架声音有缺陷的钢琴在Jarrett神奇的即兴音乐中成就了一场在爵士史上不可错过的音乐会。
有人说爵士乐是黑种人的灵魂,巧合的是Jarrett和这次来临沂演出的麦克凯莫都是白种人,但对于爵士乐的理解不可谓不深刻。麦克凯莫自幼是在德国学习的钢琴,方向是古典曲目,钢琴技术自然是毋庸置疑,这在当晚的音乐会中也是有目共睹,当晚的第三首曲目用《野蜂飞舞》和《献给爱丽丝》这两个熟悉的旋律改编而成,其间经过多个变奏,不仅考验钢琴技术,对即兴创作也是个挑战;钢琴独奏的炫技曲目中,清澈的触键在某个瞬间让我想到了早期格伦·古尔德的触键。但不管是古典还是爵士,技术并不是全部,技术是为音乐服务的,这是爵士乐手都明白的一件事。
“有部分学古典音乐的人看不起爵士,这是一个大错误。实际上爵士在许多方面比古典高明……最明显的地方在于节奏和弹性速度的运用。”这句话是我很喜欢的评论家郑延益老师说的,我也深以为然。节奏感恰恰是老师教不了的,是天生带有的感觉。而节奏是爵士的生命,所以很多爵士乐手演绎起古典曲目同样出色(比如上文提到的Jarrett),但学古典音乐的真正能玩好爵士乐却是少之又少。麦克凯莫应该很开心在他的乐队中有位优秀的鼓手,通过几个简单的节奏变化便让观众的心随之跃动起来。
当晚的演出我个人还是更喜欢那首《 HeyJude》。这是当晚音效最均衡的一首乐曲。之前的乐曲苦于钢琴声部声音太小,被电吉他和架子鼓压了下去。在这首披头士乐队的脍炙人口的歌曲中,麦克凯莫却反其道而行之,极力地展现这首歌曲柔软的一面,这也是为什么乐队表现得如此均衡的原因:电吉他和架子鼓都轻了下来。下半场一开始的曲目也让我惊喜了一下,麦克凯莫用悲怆奏鸣曲第二乐章的开头引入曲目,并在乐曲主题第二遍进入的时候加入了具有爵士风格的变调和装饰音,可见麦克凯莫受到古典乐的影响一直存在于他的作品里。
演出选在歌剧厅的确是个好选择,演出效果更能调动全场观众的情绪,虽然以牺牲了一部分音质为代价,但也是值得的。麦克凯莫也通过一系列的乐曲和与观众的互动中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观众也随着麦克凯莫在摇摆的节奏中陶醉着。今晚并不是单纯的爵士钢琴音乐会,而是场真正的爵士乐的狂欢! 曹天琦
新闻推荐
你被列入肿瘤高危人群了吗?——— 访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贾中耀
贾中耀,主任医师,临沂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1987年自山东医科大学毕业后就从事肿瘤放射治疗专业,是鲁南地区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任山东省抗癌协会消化道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介入...
临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