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市法院着力传承红色文化,打造“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创新实干、拼搏争先”的沂蒙法官品牌,全市法院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优秀法官,马骏等10名同志被授予“沂蒙十佳法官”荣誉称号,王周华等20名同志被授予“沂蒙优秀法官”荣誉称号。在此,选取部分受表彰法官的先进事迹,以激励广大法官进一步爱岗敬业,争先创优,更好地做好法院工作,同时,也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王丽,兰山区法院驻交警二大队法官工作室员额法官,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自2016年以来,带领“王丽法官工作室”审判团队办理交通事故案件3512件,无错案、无投诉、无信访,结案数量位居全省首位,是当之无愧的“办案状元”。她先后被授予“十佳办案能手”、“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全省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等荣誉称号,并被荣记个人一等功一次,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二次;《半月谈》、《人民法院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她的事迹,作为全省法院唯一法官代表,她的事迹在山东卫视《齐鲁先锋》“喜迎十九大党员争先锋”专题栏目展播。 1月24日,王丽光荣出席了省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
做“沂蒙精神”的传承人
2015年10月,兰山法院成立了驻交警直属二大队法官工作室,王丽带领两名书记员担起了重担,“除去双休日节假日,我平均每天安排六七个庭审,最多的时候安排十个庭审。”凭着一股闯劲,到年底3个月结案330余件,她给新岗位交出了满意的成绩单。2016年结案1750件,成为全省“办案状元”;2017年截至11月份结案1762件,再度刷新办案记录。而且办理过的案件当事人满意度较高,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没有闹访、缠访、赴省、赴京等重大信访案件,无违纪违法办案记录,无错案。一名85后女法官,她以自己的拼搏实干、敬业奉献成就了“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的美名,书写了新时期沂蒙法官的别样风采。
“沂蒙法官靠着一种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创新实干、拼搏争先的精神,释放潜能,超越自我,不断创造骄人业绩。”临沂中院院长于晓东说,“王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不愧为新时期沂蒙法官的榜样和楷模。”
向创新要效率的“办案状元”
王丽法官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实践、创新破难,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交通事故案件审理“十巧工作法”,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提升了办案效率和效果。制定详细的举证指导、各项损失的计算方法明白纸,在诉前“巧引导”当事人理性诉求;简化诉讼环节“巧保全”;在征求临沂市30余家保险公司的意见基础上,率先采用微信送达开庭传票、举证通知书、应诉通知书等诉讼文书,并通过微信群帮助当事人完成庭前证据交换,实现原、被告“指尖交流”,现已成功为各保险公司送达开庭传票等诉讼文书1600余次,做到了“巧送达”;“巧排期”,对被告是同一家保险公司的案件予以集中排期调解、开庭,方便其代理人前来应诉。采用这一方式,一天最多可完成 20余起案件的调解或庭审……
科技法庭内安装有智能庭审语音识别系统,庭审语音自动转换文字,大大提高庭审效率。借助过付款管理系统,案件审理完毕后,赔偿款直接通过过付款管理系统进行网上过付,2016年7月启用该系统至今,工作室累计为4000多位当事人过付款项近4200万元。
“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这是王丽笃信的准则。她努力创新举措,大大提高了审判效率,案件审理周期由过去的75天缩短到现在的28天。
让法律有温度的女法官
出入工作室的都是当事人、律师,或者是与案件相关的人,有来问案子进展的,有来领判决书的,有来咨询的。如果不开庭,王丽便会和同事耐心接待每一位来访者。“作为法官,既要理性,还要有温度,能够让各方当事人都满意,能够帮他们把纠纷化解掉,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2016年5月,兰山区义堂镇一名一岁男孩不幸被撞身亡,肇事的女性驾驶员负全责,被刑拘。开完庭之后又调解了一个多月,肇事方家属不愿意出钱,而另一方受害孩子的母亲因伤心过度,一度出现精神异常。王丽多次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肇事者的丈夫同意一次性给予受害者44万元的赔偿款,双方达成和解,肇事者被判缓刑。受害者父亲拿到赔偿款的那天,坐在王丽办公室里失声痛哭,说“如果调不成的话,我就失控了……”
法是善良与公正的艺术,把法律的信仰、司法的温暖播撒在群众的心田,是王丽毕生的追求。
新闻推荐
张术平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和“品牌临沂”建设等事项
本报2月27日讯(记者柏建波)今天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临沂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和“3个100”工程,审议《加快建设“品牌临沂”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