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斌
密士芝,今年55岁,是“沂蒙大姐”的一名月嫂。从业十年,密士芝服务了近百个家庭。在她看来,如果只是为了钱,肯定不会成为好月嫂。
偶然机会进入“月嫂”这行
密士芝之前在某国企工作,2002年下岗后,开始自谋生路。“自己做过生意、给别人打工、干过仓储……”密士芝告诉记者,那些年她来回换了好几个工作,却没有一个适合自己。
2008年,密士芝遇到了曾经的同事,两人聊着聊着就说起了找月嫂的事情。“最后同事感觉我这个人心很细,做事也耐心,便想让我到她家做月嫂,我考虑了一下也没什么不好,便答应了。”密士芝说。
密士芝告诉记者,自己有三个孩子,所以在照顾孩子这方面还是比较有心得,加上自己平时做事也比较细致,客户还曾经是自己的同事,所以干起来得心应手。“我和他们相处得非常好,在她那儿呆了半年,临走时都舍不得。”密士芝告诉记者。
从此之后,密士芝算是正式迈入了“月嫂”这个行业,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慢慢地她也有了自己的客户群。“每年都有不少老客户给我介绍工作,所以‘单子\’都排得比较满,一年下来少则七八单,多则十几单。”密士芝说。
专业培训让她成了“专家”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密士芝也越发感觉到自身的不足。“毕竟之前我干活完全是出于一种热爱,虽然全心全意,但是在一些理论上还是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密士芝告诉记者,后来她在“沂蒙大姐”报名学习了月嫂的专业知识,收获颇丰。
“学习到很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识,特别老师讲的一些实例,都是我工作当中遇到的一些情况,所以理解起来特别快。”密士芝说,从那之后,只要自己有时间,她就会去参加一些月嫂方面的讲座或者培训班,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经过培训之后的密士芝,服务能力比之前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她不仅是客户心中的好大姐,更是育婴、护理产妇的“专家”。
通过自己的努力,密士芝从一名普通的月嫂,晋级成了高级月嫂,2015年,她更是通过了中国人力资源人才就业指导中心岗位的考核,成为临沂市为数不多、有部门认证的“金牌月嫂”。
辛勤的工作不仅让密士芝得到客户的好评,自己的收入也不断提升,如今的她早已月薪过万。回想当初刚下岗时愁眉不展的样子,密士芝感慨万千,“跟做梦一样。”
做月嫂不能只注重利益
作为从业十年的“老人”,可以说密士芝亲眼见证了临沂月嫂行业的发展。如今,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刺激下,月嫂行业更是成了许多人眼中的“香饽饽”,觉得这行工资高,活也不累,是一个“挣大钱”的好行业。抱着这样的想法,很多人也加入月嫂的行列,但不是每个从业者都能得到客户的认可。
密士芝告诉记者,她在工作过程中,也曾听过不少其他月嫂的“事迹”。“比如,有一个客户之前请的月嫂,自己不会催乳,便向客户推荐了一个不错的催乳师。”密士芝说,“后来这家客户请了这名催乳师,效果也非常不错。本来这家人还挺感激这名月嫂的,可没过几天,这名月嫂就发信息向客户讨要200元的‘中介费\’。”
事情的最后,客户辞掉了月嫂。除了结清她该拿的工资之外,也付给了那200元的介绍费。“因为当时这家顾客的产妇还没出月子,便又找到了我接手工作。临走时,客户对我的工作非常认可,除了付给我约定的工资之外,又特意多付了一些。”密士芝说。“有些月嫂,只注重自己利益,不考虑自己的责任,这样非常不好。”密士芝说,“一个家庭一辈子请不了几次月嫂,有过一次不好的经历,他就会对月嫂这个行业有不好的印象,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喜欢孩子、有耐心是做月嫂的前提条件
“月嫂这行赚钱的确不少,但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密士芝说,她在这个行业干了十年,见过客户口碑、个人利益双丰收的月嫂,也见过口碑不好,干不下去的月嫂。“目前这个行业还是起步阶段,鱼龙混杂的情况也难免。”密士芝说,随着市场和制度的不断完善,相信这种情况会有所好转,但需要一个过程。
对于那些也想进入月嫂行业的人,密士芝建议她们先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自己是不是爱孩子、是不是有耐心,这是做好一个月嫂最基本的前提。”“第二个问题,就是要虑自己能给客户带来什么样的服务和帮助,之后再考虑自己得到的利益,只有搞清楚这个逻辑关系,才能真正在月嫂行业立足、发展。”
密士芝正在工作中。
新闻推荐
本报4月3日讯(记者王泓钧)近日,市政府连发三个通知性文件,公布了临沂市2018年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创新平台名单、临沂市2018年新旧动能转换高成长性企业名单、临沂市2018年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建设项目名...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